刘思景:千里援疆,医者担当

南方+

日前,现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骨科中心党支部青年委员的刘思景获评第十一届“湛江好人”。据悉,2021年9月26日为积极响应广东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号召,刘思景主动请缨,跟随新一批广东柔性援疆医疗队来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开展援建任务,正式开启援疆之行。

永葆党员真本色

“援疆是接力跑,也是耐力赛,我将真抓实干不松劲,奋发有为勇争先,用实际行动,为喀什地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刘思景出发援疆时许下的誓言。

接到2021年柔性援疆的通知后,刘思景作为医疗队第一组组长,带领全组人员以实际行动把南海之滨的热情与技术带到天山脚下,用心用情为喀什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作为一名援疆的医生,刘思景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用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和先进的技术治病救人。他说,“希望自己起到‘一粒种子’的作用,把先进技术及理念留下‘生根发芽’,为喀地一院创伤骨科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对口帮扶促发展

虽然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抵达喀什以后,刘思景还是发现当地庞大的患者基数远超他的想象。他积极克服自然环境、饮食习惯及言语沟通等困难,迅速深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一线开展骨折、骨髓炎、手外伤等病种调研,并结合自身接受过的专业培训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进行问诊把脉,制定了详细的科室帮扶计划。

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期间,他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先进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工作,每周教学查房一次、每月业务技能培训两次。他与当地同行密切配合,查房、手术、开展病历讨论、科研交流,共开展术前讨论330余次,工作有条不紊。

12月8日,新华网刊发报道《广东医生刘思景:骨折的克星 患者的福音》,记录下刘思景作为援疆医疗队员,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艾克拜尔博士密切配合,成功完成南疆首例髋部骨折PFBN固定术的事迹。

研学教改同步走

作为一名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的医生,刘思景既是医者,也是师者。刘思景抵喀后立即着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以手把手传帮带的形式倾力培养一批年轻业务能手。在带教工作中,他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医生,以“导”为主;对于能力较弱者,以“教”为主。在刘思景的指导下,科室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他还结合自身在创伤骨科专业方面的特长及本地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培训教材,在创伤骨科患者的处理和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及如何做好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带教讲课。

此外,作为科研能手的刘思景积极为当地医院发展建言献策,先后参加了医院2021年度专家工作室、客座教授年度考核,2021年度珠江学者·天山英才合作工作室专业团队年度考核会议,对各专业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累计指导科室医生撰写课题申报2份,合作科技援疆课题一项,参与指导手术约100台。

惠民便民办实事

“服务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不落下每一名群众,让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援疆医生带来的健康守护,再辛苦也值得。”这是刘思景在援疆时的感叹。援疆期间,刘思景除了每周在医院查房、手术外,还利用周末定期与团队去喀什周边县乡开展基层义诊和宣教活动,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的方式,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水平,将湛江健康服务送进天山深处,使边疆基层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广东三级综合医院的优质服务。

2021年12月1日,应塔什库尔干塔尔克自治县人民医院邀请,刘思景作为医疗队员之一,作为冰山上的“来客”,冒着严寒,顶着4000多米的高原反应,凭着“缺氧不缺精神”的意志力,为塔吉克同胞进行手术。“这应该是我参与过的‘最高’地方开展的手术。”刘思景笑着说道。

据了解,刘思景还曾协助TICU(创伤ICU)举办第一届南疆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暨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成立大会,带动喀什地区乃至南疆地区创伤救治水平提升,促进南疆创伤救治体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整理】林日清

【来源】湛直宣

编辑 黄嘉叶 王瑾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