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对个人防护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建庭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关键在把握好防控措施的“时度效”,因时因势进行优化调整。

30日下午,广州市各区根据各区实际,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全面、准确、完整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政策,即时解除临时管控区,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

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许多广州市民不必天天排队“全员核酸”了,也不必担心因时空伴随被判定密切接触者了,还可以便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了……种种优化措施,利好群众出行、生活、工作,利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要清楚一点,优化调整并不意味我们的防控政策出现根本性调整,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相对而言,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对个人防护提出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每个人都是防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需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继续支持配合防控工作,既对自身健康负责,也为他人健康尽责。同时,坚持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原则,特别要加强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人人担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才能让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效果最大化,才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 邓苇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