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兵:奋力在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南方杂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廖兵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擘画。”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先后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和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部署、新要求,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紧围绕我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战略举措,力争在推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重任

《南方》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请结合省科学院实际,谈谈您的感受和体会?

廖兵: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幸见证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科技创新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势能不断增强。这些瞩目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我们深知,将决策部署转化为生动实践,唯有坚持笃行实干。2015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组建了新的广东省科学院,把省科学院作为广东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我们肩负着打造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的重要使命任务。七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和省政府赋予的定位和目标,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覆盖技术创新链全过程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省级科学院和驱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科技支撑作用。我们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布局六大创新板块,形成7位院士领衔、4000人规模的梯度式创新人才队伍,依托24个国家级和152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战略性支撑引领的能力持续得到提升。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技术育成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体系,遵循“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整合协同人才、技术、平台、资金等要素资源,以市场为导向,链接产业,服务企业,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如今,我们孵化了技术型企业300多家,“四技”合同金额连年位居在粤研发机构榜首,在全国300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中名列前茅。

接下来,省科学院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体现在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上,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破解省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事业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实践,努力为广东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扛起应有的责任担当。

推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南方》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推动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有效衔接方面,省科学院如何发力?

廖兵: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体系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出台《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采取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为代表的系列措施,进一步释放了创新创业创富活力。省科学院入选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与单列管理试点单位,创新设置“直接赋权、过程赋权、提前赋权”科技成果赋权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省科学院成立了以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为目标导向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平台,配备具有竞争力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激活转化过程中的各类要素资源,依托企业化运营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捆绑孵化链条上各创新主体利益,由技术经纪人专业团队操盘运作,形成了具有省科学院特色的技术育成孵化模式,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的高效衔接上,我们正在倾力打造省科学院天使资本池,引导资金活水流向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院发展基金引导+研发团队现金投入+技术经纪人持股跟投+合伙制天使基金培育+金融/社会风险投资加速”的融资组合模式,重点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发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催化剂”作用,持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

《南方》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省科学院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廖兵:作为广东本土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省科学院始终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结合“核”“带”“区”功能定位和产业需求布局创新资源,有效发挥枢纽型平台融通支撑作用,将研究所技术资源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精准有效对接,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载体,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有效提升当地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出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省科学院不遗余力做了大量工作,譬如院士团队在韶关建设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当地食用菌生态循环产业链;挖掘粤北稀土资源,在梅州建设广东省南方离子型稀土开发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在河源建设稀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助推稀土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聚焦梅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地建设广东高性能电解铜箔创新研发中心,助推铜箔和高端电路板产业集群发展。

此外,我们有效发挥科技智库作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沿海经济带大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大保护、自然资源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都承担了重要工作。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广东发展最大的短板,作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省科学院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新认识,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助力广东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人才引领,推动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升

《南方》杂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再动员再部署。接下来,省科学院如何在落实科技自立自强中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廖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省科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紧围绕我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抓住“人才”和“机制”这两个关键,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在服务广东打造科技创新强省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一是聚焦人才立院根本,锻造根植广东本土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全链条优化育才引才,打造能力过硬、结构合理、匹配全链条的人才队伍。二是强化机制创新、体系协同,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技术育成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的高效组织体系,更有效匹配和支撑我省制造业当家和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强化目标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挥产业创新发展的枢纽型平台作用,为我省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群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我们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干在实处,奋力在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战略科技支撑作用。

【记者】许俊仟

【本文责编】林若川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频道编辑】陈冰青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林若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陈冰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