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国茶”申遗成功,潮州工夫茶艺为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杂志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的广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人们用世代相传的手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

本次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艺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第4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截至目前,包括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内,我国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全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为国际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凡有潮人处皆能饮工夫

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绣、潮雕、潮塑、潮剧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潮州工夫茶艺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它始自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风,甚至流传到东南亚各地。潮州工夫茶的冲泡有其一定的程式,主要由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煮水器具)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多个环节组成。除冲泡独特外,潮州工夫茶艺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乌龙茶为主要茶品。

潮州工夫茶艺是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2008年,茶艺(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潮州聚焦茶文化、茶产业,深入挖掘凤凰单丛茶文化丰富内涵,推动茶产业不断发展。据悉,目前,潮州拥有凤凰镇、浮滨镇等5个万亩茶叶专业镇,100多个茶叶专业村,先后获得“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

【记者】影子

【本文责编】张蓓蕾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频道编辑】陈冰青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林若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陈冰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