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迈向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用实力破圈,给世人惊艳

南方+

人在盐田游,景从画中来。

连日阴雨,东部华侨城景区内烟锁重山,雾笼山海。在景区知名的网红打卡点玻璃桥,更是如一柄悬在空中的玉如意,仙气飘飘。

“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外地游客王先生不由地发出来如下感叹:“盐田,无处不风景!”

被相片记载的美丽风景,也是盐田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丰硕成果。2020年12月,盐田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式吹响了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建设集结号。

新的征程已开启。近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盐田依托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打出“旅游+消费”系列“组合拳”,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

越来越多市民也从周边的变化切身感受到,蓝图里的愿景正成为生动现实:小梅沙美高梅酒店、新海洋世界初现雏形;高颜值智慧书房、半山公园带“恩上湿地公园”火爆出圈........

山海盛“盐“,未来可期!山海间的盐田,将用实力破圈而出,给世界惊艳。

海岸线总长约30.2公里,拥有首批东部华侨城、“黄金海岸”大梅沙海滨公园、“东方夏威夷”小梅沙度假村、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景区,盐田的滨海旅游资源可谓天赋异禀。2019年,盐田还上榜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的“中国最美八大海岸”。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滨栈道人头攒动。大梅沙海滩上,小孩子提着玩具桶和小铲子堆沙子,大人们在一旁欢声笑语谈笑风生,生动勾勒出盐田“依山傍海、海景融合”的特点。

同时,紧邻香港,亦是盐田的一大发展优势:每到假期,中英街内人流涌动,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争奇斗艳,南来北往的游客满心欢喜......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相融,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土地背后,深港双城拥有更多故事等待世人书写。

如今,“核心区+合作区”建设已扬帆起航,资源禀赋的盐田,如何推动文旅融合,突出海洋、深港合作两大特色品牌?

今年以来,《盐田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实施方案》《加快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相继印发,均明确了发展旅游消费的重要性:前者方案提出,将盐田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滨海旅游消费、海洋文化交流首选目的地;后者提出,新增年旅游人次超过1000万,形成千亿级旅游消费产业集群。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围绕创新滨海文化旅游载体这一目标,盐田以优质供给为抓手,打造消费新场景。

从历史气息浓厚的“中英街图书馆”出发,“邂逅”阅读时光,让“灯塔”点燃阅读激情,再穿越一片“春天海”,到美丽海滨栈道的“悦海”小憩……近年来,盐田创新性地在海边修建了一批主题各异的“海书房”,提出“海系阅读”新主张,成为了市民读者竞相阅读打卡的新去处。2021年国庆,盐田灯塔图书馆冲上全国热门“新”景点前十。

突出深港合作新元素,盐田聚焦“旅游+消费”主体功能,整体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空间发展架构。

其中,“一核”即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通过沙头角口岸复合开发建设,打造高效快捷的新型智慧口岸、摩登时尚高端大气的跨境旅游服务中心和国际免税消费中心、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

“一核”之外,“四区”的规划同样颇具看点:

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打造彰显港口特色的知名工业旅游新地标;

盐田海鲜街渔港风情体验区,打造世界级的全球海鲜美食打卡地、国际滨海生活休闲体验地;

东部华侨城生态休闲度假区,将打造大湾区文旅度假消费新标杆、国际高端生态度假新地标;

梅沙黄金海岸旅游区,打造融合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山海体验与都市活力、旅游度假与人文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级都市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除了培育热门旅游打卡地,盐田还推出“聚人气兴文旅促消费”一揽子活动计划,举办地铁旅游文化节、草地音乐会、海岸啤酒节等活动30余场次。

如今,东部华侨城云深夜阑和深夜食堂星光集市成为夜经济新晋网红,吸引大批游客消费体验,并于近日获评深圳年度夜间经济十大地标。与此同时,盐田区政府持续加大消费扶持力度,联合抖音、云闪付等平台发放住宿文旅、餐饮零售消费券超3000万元,预计拉动消费额达2亿元。

盐田滨海旅游的吸引力正“更上层楼”,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数据显示,今年1-9月,盐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6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表演者手举鱼灯,时而蹲下时而跃起,手里的鱼灯仿佛变成海面上跳跃的鱼儿,轻盈灵活....11月18日晚上,第十二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在盐田拉开帷幕,精彩的表演引来现场阵阵掌声,更吸引了30万人次观众线上观看。

文化底蕴深厚的盐田,诞生了远近闻名的沙头角鱼灯舞、盐田山歌等传统文化瑰宝。据介绍,盐田区现有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可以说,没有文化的支撑,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的建设,注定不能走远。多年来,盐田始终走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路上,试图唤醒“盐田记忆”,保护好城市遗产中的“活化石”。


兼具保护和传承的原则,盐田着力推动“非遗+旅游”的发展,已建成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紫禁书院等传统文化阵地,并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让非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非遗游也正在成为盐田旅游的新趋势。今年以来,盐田举办了以“传承优秀文化绽放非遗精彩”为主题的非遗嘉年华、第十二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等活动,形式涵盖非遗集市、非遗巡游和展演,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具有传统韵味的文化盛宴。

金秋时节,薄雾褪尽,旭日上升,草地音乐节、沙滩音乐节等潮玩派对在盐田接连上演。原本安逸平静的盐田,也能感受摇滚的躁动。

除了保留好本地的传统文化,培育新兴海洋文化旅游热点,也是盐田擦亮海洋文化特色品牌的着力点、发力点。

盐田抢抓“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引进世界海岸赛艇沙滩冲刺赛、水翼帆板世界杯亚洲分站赛等水上高端赛事,积极培育黄金海岸旅游节、海洋诗歌季、海洋文化论坛、海洋图书奖评选等本土活动品牌,持续增强造节办赛引流效应,全方位展示活力多元滨海城区形象和消费品质。

迎着微风拾阶而上,登上梅沙尖的山顶瞭望台,这里可俯瞰远处东部华侨城全貌;夜色渐浓,一踩油门,驶入了盐田的半山腰三洲田,露天影院、星光夜景、柠檬茶……诗和远方皆在当下。

曾经蒙尘的旅游资源在众多双发现美的眼睛挖掘下,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发酵,成为了备受偏爱的旅游新鲜地,跃进大众视野。

还没想好去哪玩?盐田亲自为你“种草”:今年10月,盐田发布了远足郊野径文旅精品游线。以恩上湿地公园和梅沙尖片区划分为两大线路,涵盖亲子游线、打卡线路、徒步线路、专业登山线、历史文化线六大玩法,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习惯和游览喜好,打造盐田深度、多元的全新旅游体验。

面对国内度假游兴起这一契机,盐田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精准招商引资,引入和储备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高品质滨海度假旅游项目。

近年来,盐田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大手笔布局重大文旅项目,东部华侨城升级改造、中英街品质提升、小梅沙更新改造、沙头角口岸重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广东首家美高梅酒店、新海洋世界、泛探险乐园等新产品新地标陆续开工,预计总投资超200亿元。盐田不断强化项目支撑,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加速盐田文旅资源蝶变,全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消费高地。

盐田也意识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亦是补齐文旅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手段。要致富,先修路,旅游业的发展亦是如此。盐田以完善“海陆空”交通设施为抓手,实现服务新提升。

如今,地铁8号线一期已全线通车,“坐着地铁去看海”已成为现实。假日专线、观光巴士、郊野绿道等多样的公共交通形式也满足着游人的各式出行需求;

觉得爬行上山太累?暖心盐田特别增开山海专线巴士,串联起山海港城景观,让游人在车上轻松饱览美景。

放眼未来,地铁18号线、16号线二期有望延伸至盐田,深盐第三通道也全力争取列入市级交通规划。同时,盐田也加快建设大梅沙交通集散中心、打造“一主三辅”码头体系,开通低空、海上游览线路,构建“随心出行、畅通无阻”的多维度立体化旅游交通体系。

在盐田,游客不仅能看到完整的游览路线图、打卡景点指示牌、景点标识等旅游标识系统,还能通过手机端小程序进行景区预约、车位查询、论坛发布、消费券发放等特色功能。盐田以“5G+数字旅游”为契机,发布“盐i游”小程序文旅宣传矩阵,实现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B站等多元化新媒体平台全覆盖,实时发布最新文旅资讯,搭建优质商家展示平台,提供各式游客服务功能,做强流量新门户,打造城市文旅形象推广的“总入口”“首发站”。

【撰文】 徐烜和 马泳涛

编辑 孙梦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