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海珠方舱后,这三名辅警变身志愿者,换种身份奋战抗疫前线

广东政法
+订阅

近日,记者从广州警方了解到,交警支队海珠大队辅警蔡灿强、关秉锋、林星良等三人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按规定入住海珠区琶洲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他们继续发挥担当,病情稍有好转后,就地加入志愿者队伍,化身“安保员”“送货员”“服务员”,以另一种身份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我是党员,我来试试!”

琶洲方舱医院超过10个病区,每个区域都有超过100名患者共同居住。为方便患者充电,方舱医院定制了带锁的充电柜,患者将手机放进充电柜后就可安心离开休息。但个别患者为了自身方便,将充电柜钥匙占为己有,导致100多个电位的充电柜仅有四五个可以正常使用,引发了其他患者不满。

“我是党员,我来试试!”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55岁的蔡灿强在自身状况稍有好转后,就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蔡灿强主动提出,自己在充电柜旁值守,向患者开展劝导工作。仅半天时间,100多个电位充电柜“全员上岗”,患者们都说,这下充电方便多了。

“好。”“可以。”“马上就来。”是蔡灿强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回复得最多的几句话。面对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无论是劝导患者、发放物资,还是清理垃圾,在偌大的方舱医院内,总是能看到这个头发花白、忙前忙后的身影。

凭借着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亲民友善的工作态度,蔡灿强协助架起了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桥梁,让方舱医院里的生活和治疗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我要报名,我们先上!”

方舱医院内工作人员紧缺,常常是一个人兼顾几个人的活。“我要报名,我们先上!”与蔡灿强一同入住方舱医院的关秉锋、林星良,也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除了自身健康状况,一日三餐是舱内患者最关心的事。根据工作安排,关秉锋负责本片区100多人的用餐发放工作。为了保障大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餐食,每天早上6时,关秉锋就到物资发放区领取早餐,清点数量、配齐餐具,再一份份分发到患者手中。

除此之外,关秉锋还主动了解患者病情状态和饮食习惯,遇到身体不适、需要软食的患者,为其一一记录,并反馈申领米粥等容易消化餐食;遇到食量大的患者,他还常常会为其多备一份饭菜,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分发完餐食,关秉锋常常会发现,自己的饭菜已经变凉。但他从不抱怨,总是匆匆扒几口之后,又投入到其他志愿服务工作中。

林星良作为志愿队中的年轻人,除了协助完成登记人员信息、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工作外,还主动承担方舱中的许多粗活、重活。拆包装、组床架、摆被褥……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天却要重复上百次,对精力和体力提出很大的考验。

11月17日22时许,志愿者群发出通知,要在新的隔离区布置病床,急需人手。正准备休息的林星良立即翻身下床,来到现场开始工作。林星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将300多张床一一拆卸组装、做好消杀、贴上标注,待全部摆放好时已是深夜,林星良的手被磨出水泡,他也全然不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