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秋天,阳光甚好
清凉的微风搭配宜人的气温
来爬山吧~
荫下散步、山野艺术、日落余晖
一场清新畅快的“森”呼吸之旅
即刻开启
西樵山:当传统景点遇上艺术
在秋日里
徒步5A级景区西樵山的
最美登山步道
寻觅西樵山秋意
感受行走的力量
西樵山南门步道
是全山最具观赏性的步道
花海、绿树、地质奇观……
颇有重现当年采石古道的风姿
沿着步道拾级而上
来到了“天然氧吧”九龙岩
两侧古藤老树奇形百态
绿意盎然、层层叠翠
石上光影斑驳、青苔幽幽
仿佛步入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不用急于登顶
慢下脚步,深深地吸气
听树叶的沙沙声和鸟儿婉转的歌声
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到茶花园中看悄然绽放的百亩茶花
有玉环、月丹、鹤顶红、白宝珠
大红珠茶、小六角等近百个品种
1万多株茶花馥郁芬芳、千姿百态
引人驻足流连,观赏拍照
如果已经来到半山腰
不妨再坚持一下
去顶峰看看吧~
站在最高处鸡冠峰上
俯瞰桑基鱼塘
万亩鱼塘水网交织,桑塘连片
朝霞似金,水景如镜
傍晚时分邂逅一场落日余晖
你一定会感叹“不虚此行”
西樵山作为南海大地艺术节
八大艺术分区之一
呈现由中外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
给游客一个全新的观游视角
快来沿着登山步道
偶遇它们吧~
市民游客在西樵山各艺术点位拍照打卡。卢展途摄
标红处为艺术服务站,购票者可前往进行咨询或领取导览相关资料。
南海旅游“十周年宠粉活动”
第2期粉丝线下活动
即将启动
届时可以免费报名畅游西樵山
敬请留意“南海旅游”公众号~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登山步道起点:西樵山南门东区环山花海中段
门票:55元/人
开放时间:7:30-17:30
详询:400-111-9288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西樵山”公众号购票
南海湾:淙淙流水间逐野千里
藏于南海西岸的
南海湾森林生态园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层峦叠嶂、泉水淙淙、古木森森…
负离子含量最高达63600m³
被誉为“广东九寨沟”
从庆云牌坊开始登山
便是满目苍绿
整条行山径沿银溪上溯约3公里
木栈道、青石阶无缝衔接
山径平缓易行
徒步“小白”也能轻松挑战
沿途瀑布大大小小上千处
流淌丛中跌宕不止
风声、鸟声、潺潺水声
是大自然奏响的“交响乐”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过瘾
下山后不妨启程到
不远处的八大艺术分区之一
西岸凰岗村
(导航“凰岗村艺术节服务站”
或“西岸景观花园”)
依着茶山山麓,前涌后溪
数十株茂盛的人面子树…
一踏入村庄
仿佛自己置身在森林中
艺术作品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这种“原始森林”里寻宝
足够满足你探险的愿望
标红处为艺术服务站,购票者可前往进行咨询或领取导览相关资料。
南海湾森林生态园
开放时间:8:00-17:00
公交:乘樵09路公交在庆云洞站下车,步行约1分钟即到售票处
详询:0757-86801203
购票方式:提前一天预约,进入景区公众号“南海湾”预约购票
岗公园:登上南海城央制高点
晴秋上午
慵懒的阳光洒在岗公园
顺着翠绿蜿蜒的山道
登上岗山
一路上阳光在树梢间洒落
传来阵阵悦耳的鸟声
魁星阁位于岗山顶
楼高60米,共7层
被称为“千灯湖制高点”
凭栏远眺
东南西北皆有景致
千灯湖水色美景一览无遗
让人惊叹
南海桂城岗公园-魁星阁
交通:乘坐地铁广佛线,在岗站下车即可,往西走就是虫雷岗公园南门,走5分钟左右便可到山路入口。
门票:免费
三山森林公园:美出新高度
看到三山森林公园的第一眼
仿佛闯进了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风轻云淡、鸟语花香
绿油油的草坪让人恋恋不忘
沿着登山步道往上走
极目之处皆是阳光、绿地
葱葱郁郁的绿植
与山外的车水马龙形成对比
让人不禁沦陷在自然的魅力里
行走其间,登高望远
到达山上的景观平台
俯瞰三龙湾南海片区的大美景象
看眼下的高铁飞驰而过
别有一番意境
南海桂城三山森林公园
交通:可乘坐桂21路公交至三山郊野公园站下。
门票:免费
展旗峰:千灯湖中轴线北端之巅
展旗峰生态公园依山而建
山顶建有古风古韵的展旗楼
楼高约49.85米
是千灯湖中轴线上的北端之巅
与南端的魁星阁遥相呼应
砖红的色调,复古的陈设
红墙白瓦颇具古韵
拾级而上,步步皆景
举目远眺,视野豁然开朗
梦里水乡的别致韵味尽收眼底
逛完展旗楼后沿着山路走
来到景区的青脊曲径
林间小径曲折通幽
两旁树木郁郁葱葱
途经凉亭,不妨停下脚步
伴着习习凉风
俯瞰山下的美景
休整片刻后再出发
在天然的森林氧吧里
感受山野间的乐趣
南海里水展旗峰生态公园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公园开放时间为每天7:00-21:00;展旗楼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封闭维护(如遇周一为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假后首个工作日)。
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才发觉原来生活的步伐
也可以缓慢而悠闲
趁天朗气清
到山间的小路上走一走
遇见南海最美的山林风光吧~
*温馨提示:外出前请留意各景区疫情防控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安全出游。
来源:佛山新闻网
编辑:李颖薇
审校:温爱霞、杨洁怡、赖嘉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