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后约6个月的时候,婴幼儿的第一颗乳牙就萌出啦,一般到2岁左右全部乳牙萌出完成。当然牙齿的萌出时间与遗传、营养、气温等因素相关,个体差异较大。在乳牙萌出后,如何预防蛀牙(龋齿)也是对父母的一个考验。根据2018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岁儿童患龋率达50.8%,治疗率仅为1.5%。蛀牙可能影响婴幼儿咀嚼和消化功能,甚至对全身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防蛀牙又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家长提高重视。
图源网络
各年龄阶段喂养及行为指导建议:}
0~6个月:
此时多数婴儿口中尚未有牙齿萌出,主要是纯母乳喂养,无法给婴儿喂母乳时,也可以采用配方奶喂养。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避免养成含乳头或奶嘴入睡的习惯,并减少夜间喂养的次数。一般建议:3个月内可夜间喂养2次,4~6个月减少到1次,6个月以后最好不再夜间喂养。
在婴儿4个月左右时,婴儿会通过牙床和舌头的触感认识世界,但同时也会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口腔。家长可以为婴儿清洁口腔:为婴儿清洁口腔前,家长需认真洗手,然后在手指上包绕干净柔软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洗婴儿的牙床、腭部和舌背,每天至少清洁一次。婴幼儿进食后,如不方便清洁口腔时,可喂温开水稀释口腔中滞留的奶液。
7个月~1岁:
7个月到1岁的婴儿,口腔中开始逐渐萌出乳牙。WHO建议6个月以后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步添加辅食。辅食建议保持原味,不要在奶、粥、果汁或其他液体里加糖,不要给婴幼儿软饮料和甜点。
此外,看护者可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口腔中的致龋菌传播给婴幼儿,所以在喂养时要避免用自己的口腔接触奶嘴去检测瓶中奶的温度,不要跟婴幼儿口对口亲吻,不要将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婴幼儿或共用餐具。
乳牙一旦萌出于口腔,家长就必须为婴幼儿刷牙。家长可用纱布、指套牙刷或儿童牙刷为婴幼儿刷牙,刷牙以机械清洁作用为主。,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家长宜使用含氟牙膏为孩子刷牙,每天2次。为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0~3岁婴幼儿使用氟浓度为500~1100mg/kg的含氟牙膏,每次牙膏使用量为米粒大小(15~20毫克),刷牙后使用纱布去除口内余留牙膏。但不建议使用含氟泡沫、含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水。
1岁~3岁:
大部分幼儿1岁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明显提高。开始断奶的时间可以在10~12个月,首先断夜奶,一岁半或两岁完全断奶。1岁时鼓励幼儿使用水杯(或吸管),尽量减少使用奶瓶,1岁半脱离奶瓶。
尽量减少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总量和次数、避免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食品,不喝碳酸饮料,每天喝果汁的量限制在120mL以内。
2岁大的幼儿可能会想自己刷牙,但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尚未形成,不能真正刷干净牙齿。因此,家长可以教幼儿刷牙,但担当刷牙任务的主体是家长。如果是幼儿自己刷牙,家长还需要在幼儿刷完后再彻底清洁一次。婴幼儿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家长帮婴幼儿刷牙使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圆弧刷牙法,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需刷到。最后一颗磨牙的远中面容易遗漏,刷牙时宜选择小头的牙刷,这样牙刷才能在口腔里灵活转动, 刷到所有牙齿的表面。提倡一人一刷一口杯,不要与其他人共用。
局部涂氟可一定程度控制婴幼儿龋的进展和发生。可由专业人员进行个性化的婴幼儿牙齿局部涂氟预防龋病。根据患龋风险的高低,每年涂氟2次~4次。
供稿:口腔科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