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姜是中药干姜的加工炮制品。属于温经止血药,它的炮制方法要求比较高,火候、时间的掌握必须恰到好处,“过之则为炭,不及则为姜”。意思是火候和时间太过就变成姜炭,时间和火候不够就和本来的干姜差不多。
01
炮姜、姜炭的区别
炮姜最早记载于《伤寒论》,及至宋代,《太平圣惠方》又出现了干姜的另一个炮制品:姜炭,也叫炮姜炭。那么,两者是如何区分的呢?
炮姜与姜炭功能有异,且两者炮制方法、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炮姜多利用辅料,炮制时间短,注重药物的膨胀度,意在除去部分挥发油,偏于温中。姜炭炮制火力大,制品炭化多,注重药物之颜色,意在炒炭存性,偏于止血。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也明确把两者区分开:“炮姜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姜炭温经止血,主治吐衄崩漏,阴虚失血”。故可以认为炮姜、姜炭应该是干姜的两种不同炮制品。
02
炮姜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中药干姜的加工炮制品。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苦、涩、温。归肝、脾经。
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
1、本品辛热温燥,故孕妇慎服。
2、热盛火旺之出血者忌服。
03
炮姜的服用
《得配本草》:“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暖心气,温肝经,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
因此,炮姜可以治疗:
1、出血证。主治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之出血证。
2、腹痛、腹泻。本品能温中止泻、止痛。为治虚寒腹痛吐泻之佳品。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