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1年度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国考”放榜。
在全国532家三级中医医院中,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位列第32名,
比2020年前进12名。
在广东区级中医医院中,
宝安区中医院更是名列第一,
连续4年考核等级A级。
“国考”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宝安区中医院多年来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推进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不懈努力。
医院先后挂牌成立全省首家中医院集团、全省首家针灸专科医院、全市首家中医医养融合医院,以创新促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触手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逐渐地,“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成了宝安人的习惯,
宝安区中医院每年门诊量近260万人次,
很多科室一号难求。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住院大楼。
这些科室都有哪些“杀手锏”,
吸引患者从全国各地过来看病?
今天就带大家走近宝安区中医院的
省中医重点专科、下设医院以及社康中心,
看看它们多有“料”。
吴先生从事文案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一来二去得了颈椎病,经常脖子僵硬、疼痛。严重时右手麻木,甚至痛得整晚睡不着觉,白天走路像踩在棉花上。
吴先生来康复科就医时,颈椎间盘突出已经压迫到了神经根以及脊髓,需立即住院治疗。
康复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金远林教授为患者进行刺络药物罐疗法。
经过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后,吴先生脖子僵硬疼痛立即减轻,手麻缓解,住院当晚就可以睡上几个小时。
经过半个月(两个疗程)的治疗,吴先生的病情得到极大改善,顺利出院。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及省中医名科,康复科主攻脑血管疾病、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紧张性头痛、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点病种,每年诊疗人数达10万余人次。
7岁孩子在家玩耍时,摔伤左胳膊,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父母非常犹豫:孩子还小,手术要麻醉,会留下疤痕,一年后还要动刀取出钢板螺钉......
正骨门诊主任谭官峰看了片子后,用正骨手法为孩子进行骨折整复并固定。经过几次复诊、调整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一个多月后,孩子基本恢复正常。
市民进行中医正骨治疗。
谭官峰主任指出,小孩、老人骨折比较适合保守治疗,采用中医正骨方法,配合内服外用中草药和功能锻炼,具有不开刀、复位好、花钱少、疗程短、痛苦轻、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在高峰期,正骨门诊一天到访100多位患者,其中60-70%是孩子。
正骨门诊所在的骨伤科是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分脊柱专科、关节专科及正骨专科三个亚专科。骨伤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挖掘和发扬传统手法,坚持能中不西,对四肢骨折以手法复位为主,开展无痛正骨,提高复杂性骨折的手法复位成功率。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开展各类骨科手术及髋、膝关节置换术。
针灸可以治疗失眠抑郁,你都知道吗?
30多岁的王先生,随着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增大,入睡困难、易醒梦多、记忆力差,对周遭事情失去兴趣。
最严重时,王先生整夜辗转反侧,从天黑看到天亮,“一到晚上睡觉我就害怕,对生活深深绝望”。
王先生开始脱发,浑身乏力,多次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失眠症、睡眠障碍、抑郁症”。
经过针刺等中医适宜技术疏肝行气,解郁安神,并服用中药后,王先生睡眠深度明显增加,抑郁心境明显改善。
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周鹏教授为失眠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除了治疗失眠抑郁,针灸还可以极大提高治疗中风、肥胖、内分泌疾病、骨关节及亚健康等疾病的临床疗效。
据了解,针灸科柔性引进了世界著名针灸学家、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团队,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针灸学团队等。针灸科目前已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调任通督针法”、“疏肝调神针刺法”、“调神固本针灸法”治疗中风病、抑郁症等身心疾病,形成“针刺疏肝”、“艾灸固本”、“多维外治”的整合针灸治疗模式。开展了50项特色技术治疗专科常见病症。如:温针、头皮针、电针、火针、蜂针、浮针、平衡针等。
张先生在外院做了冠脉搭桥术。术后,张先生仍然严重心衰,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生活不能自理,营养状况极差。由于终日卧床,张先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
转入宝安区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后,医院心脏康复团队给张先生制定了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中医外治为辅的治疗方案:
从心理安慰、树立信心及发音、吞咽训练开始,到逐渐实施运动处方、规范给药、心理干预、营养调护等综合康复治疗。
历经3个月,张先生逐渐恢复,重新开始参与家务活动和店铺生意。
心血管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宋银枝教授为住院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张先生的案例,正是心血管病科高速发展的证明。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深圳西部首家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心血管病科柔性引进了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唐祖宣教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马虹教授等专家团队,开展针药并用、治康并进、康养结合的中医心脏康复和心血管病的一体化管理,改善患者症状及生存质量。
娃爱哭、不爱吃饭、还老咳嗽?赶紧来宝安区中医院儿科看一下。如今用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已成为很多家长的第一选择。
1岁11个月大的患儿,生下来便每晚夜啼,有时半夜可以哭上一两个小时。
儿科林国彬主任医师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诊断患儿为心肝火旺,用清心凉肝安神组方煎服。短短几天,患儿持续一年多的夜啼症状基本消失。
儿科医护人员为儿童进行捏脊治疗。
5岁患儿小天不爱吃饭,不长身体,营养不良。米宏图副主任医师诊断小天脾胃虚弱,饮食失节。经过1周的中医药调理,小天爱吃东西了,一个月后体重增加了3斤多。
一位家长赞道:“药量轻、见效快、副作用小、孩子痛苦少,这是真正的绿色诊疗,中医小方能治大病。”
可以说,儿科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自主研发中药制剂,实施小儿推拿、捏脊、中药穴位贴敷、天灸、中药熏洗、外用膏剂,刺四缝、艾灸、耳穴压豆、扶阳罐、针灸、拔罐、刮痧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处方率达9成以上,门诊输液率为0。
黄先生是一位年轻的程序员,长期加班、久坐、熬夜,导致体重近两百斤。走路不到五分钟,就会汗流浃背,跑步更是气喘吁吁。黄先生多方求助进行减肥,效果都不理想。
治未病中心主任陈柏书判断黄先生为湿热体质;用中药汤剂配合清热祛湿茶,进行内调;联合腹部、背部相应穴位进行拔罐、游走罐、手指点穴等特色疗法进行外调。
市民在治未病中心看诊。
一周后,黄某体重由95.2Kg下降到了91.4Kg。不仅给黄先生减了3.8kg,也给他调理了体质。
作为国家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治未病中心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防病指导体系。
此外,糖尿病科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的思路,把“伤寒经方辩证”为核心的理论贯彻在治疗消渴病的每一个环节,形成首辨阴阳,再辨六经,后分脏腑、表里、寒热、虚实、标本的辨证体系,并结合开展16种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皮肤科引进了“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禤国维国医大师团队,坚持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内调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科疾病。同时研制了痤疮消炎方、美白祛斑方等多种院内协定处方,配合先进医疗美容设备,开展多项皮肤美容项目。
老年病科主攻中医药延缓衰老和老年常见病的临床诊治,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后遗症等。同时首创打造深圳市“中医慢病管理门诊”、“中医医养融合病床”,探索“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与“中医医养融合模式”。
中药临床药学充分突出中医药优势,以汤剂为基础,发挥煮散优势,开展了多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服务,如:膏方、丸剂、胶囊剂、煮散、酒剂、酊剂等中药传统剂型制作。
2020年11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欧亚科学院院士刘保延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教授等10多位中医专家齐聚于宝安。
针灸医院医护人员为住院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他们共同见证了广东中医药发展的又一创新尝试,广东首家针灸专科医院——宝安中医院(集团)针灸医院揭牌。
针灸医院集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以中医针灸康复技术为特色,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抑郁失眠相关病症、肥胖内分泌疾病、亚健康、急慢性疼痛类疾病、小儿脑瘫等病症诊疗。
由针灸医院参与的《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针对老人这一特殊人群,宝安中医院(集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升级为宝安中医院(集团)燕罗医养融合医院,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以医养融合模式建立了养老和医疗融合的道路,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实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
燕罗医养融合医院医护人员为长者进行免费体检。
2020年10月13日,燕罗医养融合医院作为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四个经典案例之一,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
宝安中医院(集团)开设了18家社康中心,基本覆盖辖区10个街道,不仅免费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提供包括温针、刮痧、艾灸、中药封包、中药涂擦、通督灸、药罐疗法等3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
居民在医院下属社康中心进行隔盐灸治疗。
各社康也拥有全自动心电图机、彩超、骨密度仪等功能及影像设备,体质辨识仪、经络检测仪等治未病设备,以及各种中医康复设备,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特色也在家庭医生团队中体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均标配至少1名中医医师和中医技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指导与服务,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如今,宝安区中医院创设了10个省中医重点专科、2家下设医院以及18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对于一家区级中医院来说,这并不容易。其背后,是宝安区中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一直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教学,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外引内培”激发人才活力
医师队伍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必须引育并用,不但要“引得来”,还要“育得好”。
一方面,宝安区中医院注重“引进来”,先后引进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团队,建立多个名医工作室;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禤国维国医大师团队(皮肤科)、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针灸学团队,助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另一方面,宝安区中医院厚植“人才苗”,培育“常青树”,扎实开展“三鹰”人才培养计划,对现有人才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培养模式,成功创建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培养造就了尹建平、金远林等省级名中医、业内领军人物。
目前医院拥有博士后8名,在站博士后4名,博士52名,硕士346人,高级职称26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深圳市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名中医11名,市、区名中医10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9名。
聚焦优势病种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级
医院人才建设的“高投入”,最终转化成了宝安区中医院学科建设的“高产出”。目前,宝安区中医院拥有:
●1个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
●1个省中医名科(康复科)
●1个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
●1个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
●10个省中医重点专科(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儿科、针灸科、心血管病科、老年病科、皮肤科、治未病中心、中药临床药学)
此外,康复科、针灸科入选2021年中国医院竞争力最佳临床型专科;肛肠科、男科获评2021年广东省最强科室;全市首创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深入挖掘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
市民在治未病中心进行雷火灸治疗。
科研创新为医院发展
提供引擎动力
科研能力是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续航力。
宝安区中医院在全市首创打造了科研PI团队,开展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创建了5个省中医全科专业基层实践基地,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
近三年来,成功立项各级科研项目277项,并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织密基层社康
中医药服务网络
在区域范围内设立18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织密全区域覆盖的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践行“两融合一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医院-社康”“医疗-预防”的深度融合及“全科-专科”的协同服务,为市民提供社区可及化的三甲同质性中医医疗服务。
病有所医是人民的共同期盼,守护人民健康是医院的责任使命。未来,宝安区中医院将致力于建设由“总院-下设医院-社康中心”组成的三级诊疗体系,打造“预防、医疗、科研、教学、康复、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服务模式,朝着智慧化、现代化的先行示范中医医院集团迈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
【记者】苏国锐
(图片由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