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83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东莞市上报的5个案例均成功入选。同时,东莞市发布了第一批12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一年多来,初显成效,8月,东莞市在广东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会上介绍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扩大改革辐射面和受益面,“东莞慧教育”推出系列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重点推送“广东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东莞市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供交流学习。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常平镇板石小学积极探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系统,融合“品质课堂”的学科评价,为学生量身制定合适的教育评价方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学生评价不再是一纸成绩单来展示,通过多元评价体系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存、认知能力和学习潜能等,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构建“五育并举”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根据学生成长的必备要素,拟定“五育并举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身心发展评价”“审美素养评价”“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品德发展评价”“学业发展评价”五个部分。“身心发展评价”包含“体育锻炼”“身心健康”两个方面;“审美素养评价”包含“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三个方面;“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包含“劳动参与”“劳动技能”“社会实践参与”三个方面;“品德发展评价”包含“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四个方面;“学业发展评价”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从“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知识点检测”“期末监测”等四个方面评价。
学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系统,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指标评价、量表评价、写实评价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系统通过收集各评价指标的大数据,为学生评价提供可参考的原始材料,使得评价更科学、直观、全面。
▲“五育并举”学生评价体系
结合课堂教学变革,实施学科评价
学校构建了多元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目的是推进各学科的课堂变革,实现全面综合性评价,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覆盖全学科,每个学科均结合学科特色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措施。
语文:从口语表达能力、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量、合作能力、期末监测成绩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数学:从倾听与发言、合作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性学习质量监测等四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英语:从朗读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绘本阅读情况、合作能力、期末监测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美术:从学习表现(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交流合作)、技法能力(造型能力、作品效果)、思维创意(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音乐:从音乐表现、小组合作、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演唱能力、听力、乐理等七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体育:以“室内+室外”相结合、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科学: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业成绩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信息技术:从学习表现、作品评价(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期末监测(笔试40%+上机操作60%)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劳动教育:从家庭劳动、校内劳动、社会劳动参与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语文低年级游考评价
▲科学实验操作测评
创新学生评价手段,实现精准评价
1.多路径采集学生数据。一是采集课堂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平台同步记录数据,数据可视直观,对学生起到了激励、鼓舞作用。二是采集课后表现。家长可同步参与评价,教师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课后的发展数据。三是采集活动表现。学生主题活动的心得反馈可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提交到后台,借此提升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2.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学校、教师、家长、同伴等都参与过程性评价,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收集、分析、整合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参与活动情况、体育运动情况、劳动情况等数据,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提升了评价的全面性。家长可随时了解学生发展数据,并参与过程性评价,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构建良好家校共育环境;教师轻松记录,趣味化激励学生,为教学诊断提供科学数据;学校通过评价数据报表,明晰全流程评价数据,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师对学生的物品整理进行评价
▲家长对学生的烹饪作品进行评价
3.多层面反馈学生表现。一是成长记录袋。学生学习评价以课堂表现为主,兼顾课前和课后表现,主要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形成学生成长记录袋,通过科学分析与解释,反馈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优势与不足,记录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付出与努力,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大进步。二是成长银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长银行通过积分、荣誉勋章、奖状、成长象征物等可量化和可兑现激励物,形成评价激励闭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成长手册。成长手册采用线下记录的形式,让师生清楚了解某一主题活动下的学生学习状况,便于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成长记录袋
◇成长手册
“五育并举”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德育评价,还结合各学科的学业评价,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变革,推进了“品质课堂”的建设。多主体、多层面、多路径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信、乐学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