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商印记|信义集团创始人李贤义:扎根特区创业,我与横岗的37年情缘
驱车从水官高速前往横岗方向,由红棉路驶入信义路,花园式员工宿舍、整齐排列的厂房、办公楼等迎面而来,这就是“信义系”全球13大生产基地之一——深圳横岗信义工业园。信义集团正是从横岗起步,开启了全球一流综合玻璃制造商及新能源企业发展之路。
在横岗228工业区的信义工业园区内,工厂白色外墙上绿色字体写着 “成为全球优秀的汽车部件厂商”,镌刻着信义集团的最初的创业梦想。
如今的信义集团,发展步伐早已不止于此。
1985年,信义集团创始人李贤义从香港跨过罗湖桥,来到深圳横岗镇投资500万,创办了信义玻璃旗下首家工厂。
从横岗六约牛始埔的一家汽车玻璃制造厂,到全球领先的综合玻璃制造商;从百来人的小工厂,到拥有员工近3万人、13个生产基地、总资产超过1500亿港元的大集团;从生产制造单一的汽车玻璃,从旗下拥有信义玻璃、信义光能、信义能源、信义储能四家上市公司,勇闯新能源“蓝海”......37年间,横岗见证了信义集团的起步和崛起。
从一部拖拉机起步,李贤义如何与8位创业合伙人一步步打拼出如今的信义集团?从横岗汽车玻璃制造厂起步,信义集团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在横岗起步、扎根、腾飞,李贤义表示,“信义集团是从横岗这座生产基地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今信义集团总部设在香港,旗下在国内和马来西亚有了13座工厂。但我一直记着,我是从这里起家的,我对横岗很有感情。我们对在横岗的投资也很有信心,也将继续在这里深耕好、经营好。未来,信义集团继续稳中求进。”
白手起家的创业路
香港北上横岗,投资500万创办玻璃制造厂
1952年,李贤义出生在福建泉州石狮永宁镇子英村的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
由于儿时家境并不宽裕,李贤义在学习之余常去勤工俭学。15岁,李贤义离开校园开始工作。“当年,我们‘上山下海’捡贝壳、捡番薯、捡花生,还拉过白灰、煤炭,很多苦工我都做过。1972年,我开始驾驶大队的拖拉机,一直开到1979年。”
1979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这股春风悄然吹起,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李贤义与8名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商量,决定乘着这股改革的浪潮合伙创业,由此开启了信义长达40多年的发展之路。
创业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这9名“创业合伙人”凑钱买下了第一辆拖拉机。经过几年的积累,1982年,李贤义和创业伙伴陆续购入五部货运汽车组建车队,在福建泉州开始跑运输。
1982年,李贤义和部分合伙人去往香港。由于对汽车比较熟悉,他们在香港创办经营一家小型汽配维修厂。
80年代初,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百废待兴,较低的土地租金、利好的发展政策,促使李贤义再次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领团队来到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投资兴办实业。
1985年,李贤义经朋友介绍初次来到横岗,开始考察办厂选址。
“当时横岗镇随处可见荒山空地没有水泥路,到处都是黄土路,工地与田地交错,高楼并不多,整个城区只有一条主路,吃饭只能在路边摊填饱肚子。”
1994年,信义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旧址。
从熟悉的汽车行业入手,李贤义首先在横岗开办了湛宝汽配。
在经营汽车配件的过程中,李贤义发现当时国内更换汽车玻璃的周期太长。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希望能让老百姓用上国内生产的汽车玻璃,一改过去必须从日本、台湾等地进口再转卖造成价格高、品种少、效率低的境况。
同年,李贤义与他的8个合伙人,投资500万创立了信义玻璃厂。这是信义集团进军玻璃制造业的首家工厂。
经过三年筹建,信义汽车玻璃厂1988年在横岗建成投产。创业初期条件艰苦。信义厂只有三四万平方米,百来号人办公和吃住都在高温酷热的厂房里。
正如福建老歌《爱拼才会赢》唱到的一样,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和闯劲,李贤义和他的伙伴们从汽修汽配进入汽车玻璃生产的新领域,克服技术、设备、人才、销路等诸多困难,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走了过来。
“信义路”牵起横岗情缘
扎根横岗实现上市腾飞,担任商会创会会长
路名,浓缩着城市的历史记忆。
在横岗,有一条“信义路”。这个路名,记录着信义集团和横岗越结越深的缘分。
1995年,为寻找更大的产业空间,原址在六约牛始埔村的信义玻璃迁至横岗228工业区,建起了三栋厂房、一栋写字楼,现代化企业初具规模。
1995年,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从深圳横岗六约迁址至横岗 228 工业区,新基地占地约 17 万平方米。
“当时228工业区附近都是土路,而玻璃行业对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我们和横岗政府商量,这条路由我们出资来修。”李贤义说。考虑到企业的主动提议和信义工业园的规模,政府最终决定以企业名称命名新修道路,信义路由此诞生。
在横岗,信义玻璃踏上企业发展快车道。不仅在扩大横岗基地之余,还在东莞、虎门、江门、芜湖、天津等地建起了新基地,并率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投资马来西亚,建成当地最大的中资工业项目。
与此同时,信义玻璃生产的产品也从单一的汽车玻璃延伸到建筑、浮法、光伏等领域,其玻璃产品远销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开辟全球市场,并于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球主要综合玻璃制造商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浮法玻璃制造商。
在李贤义看来,信义玻璃的发展,受益于横岗的发展环境。
“横岗对投资者很支持,对招商引资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干部和群众对外地投资者也是同等的关心和支持。每当我们碰到什么困难,当地政府都会帮忙协调。”李贤义说。
正是在营商环境的滋养中,横岗本土的企业家群体应运而生。
1997年4月8日,横岗街道工商联(商会)成立,李贤义担任创会会长,成立之初吸纳了200多家会员企业。
成立25年来,横岗商会围绕“服务、互助、融合、共赢”的办会理念,近年来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区级多项荣誉,横岗企业家群体也成为多年来在横岗公益一线活跃的热心群体。
时至今日,李贤义依然与横岗商会还保持着密切联系。“我对横岗很有感情,横岗是个投资的好地方。”李贤义说。
“讲诚信”与“重义气”
不仅是企业文化,也是家风传承
信义集团缘何取名“信义”?
李贤义介绍,“义字取自我的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我们认为,一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一定要坚持诚实守信、要讲义气,于是企业起名叫信义。”
在创业至今的40多年里,信义集团的9名创始股东始终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没有一人离场掉队。
这得益于李贤义等9个创业合伙人信守分享、共赢、诚信的为人处世原则,在创业之初就将“信誉至上、义气争荣、自强不息、善待天下”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几十年来,凭借着对“信”与“义”的坚守。信义从最初的9人发展壮大成为员工近3万人的企业集团。这其中不乏跟随企业成长长达二三十年的老员工。
谈及企业管理心得,李贤义表示,办企业一要勤劳踏实肯干,二要坚守诚信,企业才能走得长远;三要关心员工,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把员工照顾好就是照顾好了一个家庭。只有先照顾好员工,员工才会关心公司,调动得起内部积极性,企业才会进步;四要始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大家一起努力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会和谐。
诚信、低调、与人为善的作风,融入了李贤义的家风教育之中。
“一直以来,我的三个孩子也都很热心公益事业。我经常和后辈说,要好好读书提升文化水平;做事要讲诚信,做人则要有善心;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李贤义说。
在“创业二代”培养方面,李贤义表示,他的孩子在学习管理企业阶段,往往要先到车间去学习数月,和车间工人一起工作,再走上管理岗位。
坚持29年的教育善事
践行社会责任,公益事业投入超25亿元
过去由于生活原因,早年外出打工而被迫中断学业,没能有机会获得正规的高等教育是李贤义的遗憾。
长期以来,李贤义密切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尽己所能帮助因为家庭贫困而没有读书机会的孩子。
1993年,李贤义主动向横岗镇政府提出成立教育基金会的想法,通过政府出地、企业出钱的方式,为教育事业打造一笔可持续的资产,率先尝试并实践政企共管、具有造血功能的慈善公益捐助模式。
1993年,李贤义教育基金会成立暨李贤义教育基金大厦落成庆典。
当时,李贤义捐资800万元,建起了1.5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和宿舍,房租收入自动汇入基金会,专项用于奖励教育教学,每年奖励一批好老师、好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
29年来,李贤义教育基金会累计奖教奖学师生超过50000人,奖教奖学金额超过4000万元,资助特困生超过2500余人,基金会总资产约8000多万元。
“哪怕以后我退休了,未来也要让我的孩子继续把基金做下去。”李贤义说。
秉持着这样的初衷,信义集团在全国捐建的希望学校已超过80所。信义集团还广泛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对公益事业投入累计超过25亿元。
如今,信义集团总资产迈过1500亿港元门槛,成长为一家业务横跨玻璃、光能、储电、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集团。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信义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和技术积累,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并取得了亮眼成绩。
其中,信义集团旗下多板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信义光能2013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白光伏玻璃制造商,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5%。信义储电2016年在香港上市,积极发展新能源储电业务,致力于成为国内储电储能龙头企业。信义能源2019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太阳能地面发电站企业。“信义玻璃”和“信义光能”是恒生指数成分股,双双成为蓝筹公司。
一条“信义路”上的今时与往昔,记载着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激流勇进、发展壮大、转型跨越的风风雨雨,也诉说着企业和城区双向发展赋能的故事篇章。
面向未来,李贤义表示:信义的发展得益改革开放,我们始终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和好环境。企业的发展要始终紧扣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国家大战略。 坚持“稳”字当头,这是他对信义集团发展的一贯的希望,未来信义集团将进一步夯实玻璃研发制造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光伏和储能业务,继续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记者】甘雪明 刘越亚 王百臻(见习)
【视频】谢昊燃(部分素材:信义集团)
【摄影】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