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与颜值再升级!阳江这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明年重新开放

广东阳江发布
+订阅

秋冬时节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

绿意盎然的红树林摇曳生姿

远道而来的候鸟在枝头跳跃

或在滩涂间觅食

招潮蟹不时探出头来

偶见跳跳鱼“飞”出水面……

梁文栋、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冯迎摄

梁文栋、阳江日报签约摄影师冯迎摄

得益于近年来

开展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

公园的湿地资源进一步丰富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放眼看去,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

盘根错节的红树林植被紧紧抱在一起

这为树底浮游生物、鱼、虾、蟹的

生长撑起了一片自由空间

2019年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资料图 李向东摄

资料图 李向东摄

“通过多年的恢复种植,园区红树林面积由原来300多亩增加至1300亩左右。”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护管中心运营部总经理张崧介绍,公园开展红树林恢复种植工程,严格抓好选种、炼苗等流程,让红树林树苗快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提高了树苗成活率。

如今,来往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区域的鸟类有将近28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8种,公园在红树林植被间设置了50多个鸟巢,为远道而来的候鸟提供栖息地。

资料图 袁丹心摄

资料图 袁丹心摄

资料图 陈杰摄

资料图 陈杰摄

梁文栋摄

梁文栋摄

受今年第三号台风“暹芭”影响

湿地公园长达1400米的木栈道受损

于7月4日起闭园修复

记者看到,正在修复与扩建的木栈道

向红树林和海边延伸

不时有白鹭从头顶飞过

张崧介绍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向游客重新开放预计要等到明年

届时,将是另一番美丽景观

当前,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和宣传工作。

在不久前举办的净滩活动中,40名志愿头顶烈日,将被海水冲到海岸上的塑料、泡沫、废弃渔网等垃圾逐一捡起并分类,用实际行动守护红树林生长的环境;

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携手专业人士和社会志愿力量举办科普教育活动,带领公众开启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云游之旅”……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提供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提供

资料图 梁文栋摄

资料图 梁文栋摄

近年来,该管护中心

持续组织工作人员、

引进社会志愿力量和社会资金

参与保护和修复

对影响红树林生长的

三叶鱼藤、互花米草等植物

以及沙丘、垃圾等进行清理

切实为红树林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该公园获评

2020年广东生态修复十大样板工程

梁文栋摄

梁文栋摄

为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内

湿地资源管护工作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建立了日常巡护制度

明确巡护员岗位工作职责

由8名巡护员

组成的巡护队伍进行检查

进一步发挥林长制的角色功能

“巡一次一般要两个半小时,除了最基本的禁砍伐、禁捕鸟、防山火,还要做好及时报告树林病虫害等工作。”巡护员陈晓锋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及时掌握辖区内湿地资源的动态信息,并对乱捕滥猎、乱采滥挖、污染湿地、侵占湿地等破坏行为进行制止,同时开展森林防火工作、配合管护中心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和及时反馈监测资源数据变化。

“守护好大自然的这份馈赠,

为游客留下美景,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乡愁。”

这是张崧和同事的共同心愿

✦ ✦

除了承担起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外,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护管中心积极作为,通过设置创森宣传专区、建设红树林科普长廊、建立红树林宣教中心、开设自然教育研学项目、编制自然教育材料等举措,打响湿地文化这张精美名片。

2020年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入选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

一场场科普活动的举办

让市民、网友们

在领略红树林之美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保护红树林、

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

来源 | 阳江日报(林可欣)

编辑 | 任明皓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许晓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