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南都记者从佛山市教育局获悉,当前,《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正在征求意见,拟从6大方面19项要求,深入推进全市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顺德区为全省试点区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行动方案》提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推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实施美育跨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力争到2025年在中小学校增设舞蹈、戏剧(粤剧)、影视、书法、摄影、陶艺、剪纸等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行动方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并将艺术课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到2023年,全市中小学校美育课开课率均达100%。到2025年,学生能熟练掌握1到2项艺术特长。同时,打造一批美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和示范校,创建一批中小学美育实践基地,培育推广一批国家级、省级高质量美育精品课程,每2年开展1次市级美育优质课评选和展示活动。
全覆盖开展普及性艺术实践活动,打造更多美育品牌,《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广面向人人、惠及全体的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到2025年,全市打造50个以上高水平中小学生艺术团队;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粤剧文化进校园,到2025年创建不少于60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还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顺德区为全省试点区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2025年全面实施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将艺术类科目纳入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将评价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起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多元评价制度。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建立信息化测评系统,创新测评方法。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