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最美退役军人”曾伟明:投身高校国防教育 打造“国旗护卫队”名片

文明清远
+订阅

清远最美退役军人———曾伟明。(资料图)

告别军营,投身高校,改变的是角色和岗位,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2014年,曾伟明离开部队,来到位于清远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工作,任学生工作处军事教导队教官、学院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服役期间,曾伟明多次获部队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工作后,又先后荣获全省国旗护卫队“优秀指导教师”和学院“优秀教官”等殊荣。曾伟明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退役不退志

打造高校“国旗护卫队”名片

曾伟明出生于1990年,2009年起在部队服役,曾任班长、理论骨干宣讲员、文书职务,2014年12月退出现役。退役后,曾伟明一心投身高校国防教育事业,来到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担任军事教导队教官,负责组织学院国旗护卫队的组建工作。

在没有任何基础条件、队员全部零基础的情况下,曾伟明克服各种困难,虚心向以前部队的战友和兄弟院校的专家求教,学习宝贵经验。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更好地掌握要领,曾伟明经常对照升国旗视频进行研究,再拿着“56式礼宾步枪”摸索练习护卫员的动作。学生没有入伍经历,他便手把手一点一点地教,日复一日地训练,很多队员磨破了脚跟和肩膀,他也因长时间大声地喊口令,嗓子嘶哑,有时连话都说不出来。

“每当看到队员们的努力和国旗升起的场景,我就特别激动。”曾伟明把内心的爱国之情化为动力,鼓励和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他在训练中也时刻提醒学生,守护国旗,是国旗护卫队最光荣和重要的使命。

经过曾伟明和队员们的不懈努力,2018年以来,学院在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比赛中斩获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曾伟明也被广东省教育厅三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如今,国旗护卫队已成为学院国防教育特色背景下的一张亮丽名片。

退役不褪色

引导学生认识军营爱上军营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慈善性质的民办高校,为了帮助困难学子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人才培养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曾伟明积极发挥其军人优势,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深化学院“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建设。他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既是操练场上的严师,高标准、严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动作,同时也是学生们的贴心人和兄长。

担任学生教官以来,曾伟明先后参与学院组织的新生军训7次,连续5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军训教官”。多次协助组织学生前往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开展“CS红蓝对抗”“单兵战术基地动作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020年,根据工作安排,曾伟明负责学院征兵工作,他第一时间摸清学生参军入伍志愿,为有参军意向的学生做好政策解读,讲述军营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军营、爱上军营,并跟踪引导报名学生做好运动、体检管理等事项,为做好征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以来,学院累计为部队输送优秀青年47名;曾伟明也被清城区人民武装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曾伟明还积极配合清城区人民武装部开展民兵整组工作,组织学院教官参加军训资格认证,为学院顺利开展新生军训工作打牢师资基础。因工作突出,曾伟明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民兵干部”。2021年,曾伟明又带领5名教官赴清远第二中学、清远市梓琛中学参加新生军训工作,他指导训练的8个班级被评为“军训先进班级”,5名教官全部被评为“优秀军训教官”。

参与公益活动

努力践行共产党员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伟明积极参与各类志愿公益活动,如两次参加清远国际马拉松赛事志愿保障服务;加入清城区基层民兵组织,参与当地民兵工作;参加学院组织的到英德和陕西省宁陕县扶贫调研工作,了解村民真实生活情况,助力村民解决困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2018年11月,曾伟明组织所属班级学生进行野营拉练活动,从学院出发步行至清城区伦洲岛东边河滩,全程12公里。到达目的地后,师生们开展“美化河滩”活动,清理1.5公里河岸线范围内垃圾。2021年7月,曾伟明又组织学生骨干团队来到英德市连江口镇等乡镇,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共成长、同进步。曾伟明所带团队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其本人也被评为“优秀个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曾伟明以军人的担当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站在了校园防疫第一线,服务学院、服务师生,获得教职员工的广泛好评。

素材来源:清远日报、广东省清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