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三聚焦三增强,教育赋能新型城镇化建设

南方+ 记者

东湖幼儿园传来欢快的歌声,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唱边舞。这是东湖幼儿园启用后的现状,也是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工程之一。

近年来,乳源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县域教育水平提升,不断完善教育普惠性、保障性、适应性,持续增强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内生动力和竞争力。

聚焦谋篇布局

精准施策增强“普惠性”

乳源先后出台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实施细则(试行)》系列文件,对于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在当年申请、报考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时,按照当年招生入学方案规定的材料,以城镇居民户口身份办理入学,根据监护人及学生户籍所在地划片就近入学。在规范流程的同时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教育“普惠性”。

聚焦项目建设

扩大供给增强“保障性”

近年来,乳源持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基础配套水平。近两年,先后投入了3105万元,用于新建东湖幼儿园,目前东湖幼儿园已建成并完成秋季招生,顺利开学,新增了450个优质学位。以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总投资2.92亿元的改扩建一六中心小学、桂头镇中心小学及教学点等项目主体已施工完成正在安装设备办理验收,建成后,将新增4050个优质学位,切实提升教育资源的承载力。

聚焦职业教育

多方合作增强“适应性”

在改革规范治理攻坚年的浪潮上,乳源职业教育立足新发展机遇,围绕产业升级和市场新需求,实施产教融合,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乳源中职先后与乳源东阳光、韶关市韶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邀请企业工匠来校授课,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同时强化职业培训,扎实推进“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工作,2022年累计共有311人考取了钳工、电工、电子商务师等中级证,是建设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后备军”。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媒介助理】阙紫晴

【通讯员】蓝子洋

编辑 李幔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