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公司的“正持计划(pep+)”: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启示录

南方周末
+订阅

全文共4865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文  |  柯玉圆

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常规动作。对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无异于产品的亲昵感。桂花味可乐、黄瓜味薯片、五红五黑五白麦片……就地取材的中国风味拉近了跨国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与此同时,以产品为载体,对消费者进行一场生动而持久的教育,则让企业品牌突破商业的边界,与消费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和价值共鸣。“无瓶标”百事可乐的横空出世,让百事公司环保减碳的绿色理念更加广为人知。

而这其实只是百事公司“正持计划(pep+)”的一块小小拼图。

图 / 秉承“百事正持计划”的理念,百事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饮料和休闲食品领域的领军者。

1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所依存的社会。当代社会契约理论代表人物唐纳森(Thomas Donaldson)认为,企业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社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条件,企业理应向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想要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前提是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所制定的策略和规划的前瞻性和准确性。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也随之是动态的。优秀的企业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2021年是中国碳中和目标启动的元年。当前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企业作为国家碳中和目标的主要参与者,其规划和行动将直接影响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022年11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布了报告——《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速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企业“碳中和”目标设定、行动及全球合作》,号召各国各行业企业按照科学碳目标(SBTi)制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短期和长期减排目标。目前,设定科学碳目标的企业已达到全球市值的35%,68%的企业设定的科学碳目标与巴黎协定1.5℃气候目标一致,96%的企业在科学碳目标中包含了范围三(价值链)减排目标。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性食品饮料巨头企业之一的百事公司,此前公开承诺2030年前在整体价值链上减少40%以上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在2040年前达到零排放。严苛的企业碳中和目标仅是百事公司于2021年提出的“正持计划(pep+)”的一小部分。

“正持计划(pep+)”细分为正持农业、正持价值链和正持产品三大支柱领域。此计划被视为百事公司整体业务的战略转型,旨在创造长远的可持续的价值。这是充分考虑宏观经济、产业环境和自身需求的规划,也是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谋划。

换言之,“正持计划(pep+)”是百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社会价值的增值。从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采购原料、制造和销售产品,到通过标志性品牌激励消费者为绿色发展作出贡献,百事公司通过可持续的管理和产品,向中国消费者推广资源的再利用和节约方式,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

在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嘉德看来,“正持计划(pep+)”将可持续发展置于商业运作的核心,将帮助百事公司重新审视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达成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不仅对社会的当下负责,还要对社会的未来负责,这正是百事公司通过“正持计划(pep+)”所呈现的企业精神。

2

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从计划到实践,在时间维度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在组织架构上需要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推动。对大企业而言,想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自身能力建设和供应链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持计划(pep+)”中的正持农业、正持价值链和正持产品恰好分别对应采购端、生产端和消费端。

在正持农业领域,百事公司将把再生农业实践扩展至约700万英亩,其中包含了中国的约7万英亩的土地,寄望到2030年改善农业供应链和社区中超过25万人的生活。

在全球生态危机和粮食食品安全需求的大背景下,再生农业成为新挑战下应时而生的新模式,可持续采购成为实现物有所值、循环降耗的愿景的新路径。通过再生农业和可持续采购的组合拳,百事公司建立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农作物供应体系。

图 / 百事公司的大型现代化土豆农场

在山东临沭示范农场,百事公司通过培训合作农场农民,邀请农户参观覆盖作物的实施,让当地农民全面直观了解覆盖作物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健康并显著提高产量方面的影响,从而通过加速推广再生农业种植模式并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和更好生活。

而支持中国乡村振兴,是百事公司这家41年前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的长期使命,也是百事公司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20余年的“母亲水窖”项目的新内涵。女性在乡村发展中扮演着“半边天”的重磅角色。百事公司通过“母亲水窖”引导女性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图 / 百事公司倾力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项目

在正持价值链领域,百事公司致力于减少上下游产业链与气候相关的负面影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同时为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平等和包容的工作场所而不懈努力。百事公司的价值链始于农民和供应商种植的作物,这些作物在百事公司的生产设施中被制成食品和饮料并进行包装,而后运送至商店被购买和消费,随后被进一步回收再利用。

作为食品饮料企业,打造绿色运营体系是百事公司节能减排的重要关卡。如果想要工厂的碳排放趋于零,则需要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电力。为此,百事公司在中国各地的工厂纷纷“献策出力”:长春饮品工厂、德阳食品工厂已经实现100%绿电工厂转型;北京、广州、松江的食品工厂的厂房屋顶安装了大片光伏面板,将光能转为电能,制造清洁能源;武汉食品工厂成功上马的沼气发电项目,更是开行业先河。

除了电力的使用外,在水资源的使用上,百事公司也通过减少使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节约。在饮料系统,百事公司通过“康百联盟”,在保证符合卫生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造管路、调整冲洗压力和流量,在洗瓶和冲瓶环节减少水用量。同时,百事公司在厂区建设生产线废水回收体系,回收而来的水可用于草地灌溉或路面清扫等。在食品系统,百事公司大中华区的7家食品工厂运用技术升级、工艺提升和过程控制等方法,实现用水单耗相较2015年降低40%。

此外,百事公司在中国还开展了“净水正持”活动,包括针对位于水资源高风险地区的工厂制定了至2025年实现100%水回馈的目标——将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量100%再回馈至原水域。比如,百事公司将北京食品工厂的生产排放水处理达标后,回补至附近的湿地公园。目前,已实现了北京食品工厂用水80%的回补量,并正在向100%迈进。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需要充分尊重人的需求,在倾情助力人的发展的同时,将更具公平性和包容度的目光投注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这个人,可以是“母亲水窖”中受益的村妇,也可以是百事公司中比例超过四成的女性管理者。营造多元、公正、包容的职场文化也是“正持计划(pep+)”的组成部分。

在正持产品领域,2021年百事公司提前四年实现了“三减”目标:在75%的休闲食品中,每100大卡的食品,饱和脂肪含量不超过1.1克;53%的饮料产品中,每12盎司添加糖所提供的热量已少于100大卡;66%的休闲食品中,每大卡食品,钠含量不超过1.3毫克。

与此同时,减塑也成为了百事公司的重要议题。百事公司将在2025年将产品包装100%设计为可回收、可降解、可生物降解或可重复使用,并到2030年减少50%原生塑料的使用。

目前,百事公司正在积极研究rPET(Recycled PET)在食品接触材料上的应用,这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战略意义。根据美国塑料回收协会2020年5月的研究,生产1公斤再生PET所产生的碳排放,只有生产1公斤原生PET的41%。这对中国这个巨大的食品饮料市场而言,其循环经济价值和社会环保属性更为突出。

图 / 百事可乐在西班牙使用的100%再生PET塑料包装

百事公司正在通过标志性品牌激励中国消费者做出更可持续、更环保的选择。2022年4月,百事公司在中国推出了首款“无瓶标”可乐。全新的设计是在去除瓶体的塑料标签和瓶盖的油墨印刷后,瓶身处商标以浮雕工艺呈现,产品名称与保质期等信息采用激光技术打印。与普通包装相比,这样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更早之前,百事公司在中国首次上市包装从内至外可回收设计薄膜,并应用于2021年新品燕麦麸皮奶茶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其可回收性。

图 / 百事可乐中国首款无瓶标产品

百事公司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集合产业上下游的相关方,汇聚绿色发展力量,试图打造从采购、制造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应用。

3

共益理念下的共生与共荣

食品饮料企业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不折不扣的美好生活提供者和满足者。其产品不仅关乎国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从供应链管理,到企业生产管理,再到产品用料及包装等方方面面,无论是宏观上的把控,还是微观上的聚焦,百事公司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鲜活的中国样本。

在把好安全关口的同时,百事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以求更好地满足国民与时俱进的需求,将桂花、黄瓜、红枣等地道的中国风物与可乐、薯片、麦片等风靡全球的食品饮料巧妙地“融会贯通”。

为倡导全谷物营养和均衡膳食理念,增加国民的全谷物摄入,2020年百事公司捐资60万美元支持“全面营养与均衡膳食公众教育项目”。该项目在中国10个城市的社区和200多家体检中心传播和倡导全谷物营养及健康膳食,目前项目受益人数已达1400万。

图 / 百事公司支持的全面营养与均衡膳食公众教育项目

不止于城市,在广袤的乡村,也有百事公司投身公益的身影。百事公司在中国的示范或合作农场附近兴建了13所百事图书室,为乡村孩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助力乡村人才成长。去年启动的百事“赋能女性”王捷奖学金更是将范围扩展至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女大学生,开启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全面支持。

此外,还有针对西部受困地区乡村儿童健康的“百事营养行动”,为支持困境女性营养改善的“桂格营养呵护‘她’行动”,以及环境保护、经济支持和紧急救援等项目。截至目前,百事公司及其基金会和员工已为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款近2.2亿元人民币。

图 / 针对西部受困地区乡村儿童健康的“百事营养行动”

在百事公司的公益版图上,员工志愿者成为其重要注脚。百事公司在2021年发起了涵盖营养健康、社区支持和乡村振兴等主题的“一笑一善”(One Smile at a Time) 员工志愿者服务项目,鼓励员工以实际行动诠释回馈社会的承诺,这个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大中华区。这一年,共有1237位百事公司大中华区员工和其家属投身其中,累计扎根社区公益服务5171小时。比如,百事公司和北京守望者环保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净滩活动”,一年来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全国多地持续展开,累计实现滩面垃圾废物清理2235公斤。

此外,面对数量庞大的消费者,百事公司发起了“PepsiCo Recycling与蓝同行”长期可持续发展项目,宣传“塑料回收与再利用”的环保理念。回收后的塑料瓶可以变身成为衣服和包包,甚至艺术钢琴,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环保是一件可为且潮流的趣事。

此前,商道纵横和界面新闻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可持续消费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在一年以前就开始有意识购买低碳产品,近四分之一消费者有意识购买低碳产品的时间超过三年,而且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月度总消费金额中的一半以上都用来购买低碳产品。该报告指出,低碳消费已是大势所趋,开发更多创新的产品、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等,是企业在低碳消费时代下的根本生存之道。而根据国际互联网数据资讯网站First Insight在2021年的调查报告,73%的Z世代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买单。

可见,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在获得良好口碑、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为企业自身发展奠定长青的基石。

若以更高更广的视角来看,“正持计划(pep+)”不仅是百事公司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还符合全人类的发展趋势与健康需求——它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目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5年由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通过。其为人类和地球的和平与繁荣提供了蓝图,核心就是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而“正持计划(pep+)”与之高度相符,正持农业、正持价值链和正持产品分别与“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目标对应。

植根中国,服务中国,携手中国。百事公司不断完善自身、引领行业,为国民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在这个过程中,百事公司也将成为更好的、更值得期待的百事公司。

(专题)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