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研大讲堂”第58场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初中化学专场)
一、活动主题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教学展示活动
二、活动简介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明确以学业质量标准组织和优化教学和评价方式。作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新增板块,初中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要求为依据、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的整体刻画,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有助于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化学教学改革和育人功能的正向引导作用。诚然,准确理解学业质量标准,并落实到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必需。
然而,自“新课标”颁布以来,一线教学中普遍反映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如何准确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二是如何根据学业质量指导教学,比如设定教学目标等。因此,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研究成为了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更多的教师和学者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本场活动聚焦一线教师在实施2022年版“新课标”的现实困惑,结合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山、韶关)的实践经验,通过推介两节初三化学课例(1节常规课、1节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展示,探索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和课程内容等要素之间的关联;二是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和实施。活动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省市级化学教研员、一线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研讨沙龙、专家点评、专家报告等环节,在传递理念、分享观点、剖析课例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易借鉴、易操作、易推广的“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教学实践路径、课堂评价视角与策略,发挥教研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
三、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25日14:30—18:00
四、活动地点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五、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六、主办单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七、支持单位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八、活动平台
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粤教研、广东教育传媒、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
九、活动议程
十、疫情防控要求
(一)参加活动现场人员须明确7天内无前往过疫情高风险地区。
(二)要接受体温检测和粤(穗)康码检查,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三)要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四)参与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报告会场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就医。
十一、专家与教师介绍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名师、国家首届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180 多篇。获得 2014 年、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2021 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胡久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科学教育、教师教育。教育部化学学科深度学习项目负责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核心成员,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核心作者,对项目式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及其学科能力发展教学、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等有深入研究,发表相关著作和论文多部(篇)。
程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广东省新一轮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化学教材培训专家。先后主持1项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省市级课题多项。有二十余篇论文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 等期刊发表,其中四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邱惠芬,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山市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化学教研先进工作者,中山市优秀教师。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四项,市级课题两项,三次获省成果奖二等奖。主编专著两本,发表论文10多篇。
刘玉强,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东省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韶关市教书育人先进教师,韶关市首批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现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初中化学)主持人。主持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三项及多项市级课改科研课题。多篇论文获得广东省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发表;参与高中新课程教与学指导《学材与评价》《新课程学习辅导》等书目的编写。
庞刚志,沙溪初级中学初中化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广东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中山市学科带头人,中山市省级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基地成员,中山市初中化学中心教研组组长,中山市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客座讲师,沙溪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班主任、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等称号。教学成果获广东省实验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山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获中山市12届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类特等奖。多次受邀在山西汾阳、江苏无锡、广州、中山、佛山、河源、梅州为一线教师开设各类公开课、专题讲座,参与编写出版《新课程学习辅导》《新课程中考复习指导》等教辅材料;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
简亮,韶关市第一中学初中部(西堤校区)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广东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韶关市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韶关市初中化学兼职教研员,韶关市名教师培养对象;曾荣获省小课题成果一等奖、省化学教师实验能力大赛一等奖、韶关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内外公开课和讲座,撰写论文多篇获省、市一等奖。
十二、参与方式
中国教研网
触电新闻
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教育Plus
广东教育研究
粤教研
广东教育传媒
中国移动和教育
粤教翔云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