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富民兴村产业、建设美丽幸福乡村,是惠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近年来,龙门县龙田镇坚持“生态旅游和绿色工业并重”发展思路,补齐短板、做强长板,构建“1+5+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奋力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惠州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龙田镇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2%,历来是龙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重镇。
龙田镇党委书记邓志华介绍,近年来,龙田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不少外商前来投资落户,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镇已形成以丝苗米产业为主导及三黄胡须鸡、蜂蜜、兰花、茶叶、蔬菜等重点产业的“1+5+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做强“一产”的同时,龙田镇主动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提升示范镇服务水平。此外,加快塑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拓展“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新业态。
作为广东省“一镇一业”丝苗米专业镇,龙田镇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向前发展。当前,龙门县两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和龙门县三黄胡须鸡产业园核心区相继落户龙田镇。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是惠州市三大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汇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功能。目前,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的年加工产能约3.4万吨,年总产值约2亿元,提高了龙田镇丝苗米生产的现代化示范引导效应,全面建成后预计总产能超10万吨,实现一二三产全面融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优质丝苗米基地。通过产业园建设,龙门大米产业有企业牵头、社会资本、政策扶持和土地资源等多样优势共同助力,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
与此同时,龙门县三黄胡须鸡产业园核心区正加快建设。建成后,该产业园年屠宰规模将达到1000万只,同时配套万吨冷库,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优质三黄胡须鸡集散中心,可实现年总产值14.75亿元,并肩负着打造龙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门三黄胡须鸡”品牌的使命。邓志华表示,继2019年入选广东省“一镇一业”丝苗米专业镇后,龙田镇于2021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走在龙门农业产业发展前列。
龙田镇民风淳朴,该镇西埔村先后涌现了程木华和黄子能两位“中国好人”。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动乡村振兴,龙田镇以好人文化提升群众自治、德治、法治水平,运用龙门县“两规三联一法”机制,将好人文化融入各村村规民约,每季度开展“龙田好人”评选活动;依托中国好人志愿服务站及镇村党群服务中心“1+N”阵地平台,推动成立党员先锋队、中国好人志愿服务队等,在疫情防控、防风防汛、扶贫帮困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担当。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黄海林 通讯员龙门宣
【相关链接】
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惠民生、暖民心”案例征集持续征集中
“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评价、调研团现场走访和专家评审。南都希望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传播渠道,在惠州搭建一个民生平台,构建一个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
为见证政府服务,更好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将设置“民生实事点赞榜”、“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榜”、“社会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案例榜”三大主榜,当前,南都惠州正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相关案例。
本届“惠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最终综合评选出“惠民生、暖民心优秀案例”等各项大奖,并计划于年底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主要颁奖对象是这些优秀案例组织实施的单位及团队。活动期间,南方都市报将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入围的民生实事案例。
征集范围: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案例。
报名要求: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200字以内的投票提名词,讲清楚提名理由;800字以上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专家评审;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邮箱 ndhz2004@163.com(也可拨打南方都市报热线4008866166关注公众号南都惠州报名或者咨询);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可扫二维码上传案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