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雁归”加速,乡村振兴提速

南方+ 记者

举办网络招聘专项活动9场,助力167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归雁返乡”“群雁助飞”“头雁引领”等活动40场,大学生参与936人次;新排查出连州市户籍大学生305人,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学毕业生信息库……这是连州推进大学生“雁归”工作的一组数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为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以人才回流“赋能”乡村振兴,连州市积极探索吸引大学生在家门口就业的方法和途径,以“五聚焦五到位”推进大学生“雁归”工作,努力建设人才强市。

连州增强大学生家乡情怀,动员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图为西江镇组织大学生参观温氏乳业。通讯员供图

连州增强大学生家乡情怀,动员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图为西江镇组织大学生参观温氏乳业。通讯员供图

聚焦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到位。连州市建立大学生“雁归”县镇两级工作专班,县级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心怡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各镇(乡)党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等为成员,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工作标准,细化各项工作任务。镇级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由镇(乡)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通过各大办、驻村团队协同跟进大学生“雁归”工作,确保有专人跟进,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制定《关于落实大学生“雁归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连州市大学生人才服务基层工作方案》,陆续召开大学生“雁归”工作碰头会、落实大学生“雁归计划”工作会议、大学生人才服务基层工作推进会等会议,明确各项任务分工和各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完成时间点,全力推进“雁归”工作。

聚焦摸排走访,信息库建设到位。由“镇干部包干分片”进行联系动员大学生,通过电话联系动员、入户走访、与大学生及其家长洽谈、添加大学生微信等方式,动态跟踪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并结合征兵工作、疫苗接种工作、大学生毕业生线上报到系统、村委会反馈等渠道查询连州户籍大学生的相关信息。通过进一步摸排寻找,在原有名册基础上新排查出连州市户籍大学生305人,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学毕业生县、镇、村(社区)三级信息库。

聚焦岗位项目,政策宣传到位。为精准对接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连州市精细化分类收集大学生的信息,根据大学生的目前工作情况、就业创业心理动态、就业创业地区、就业创业倾向等信息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做宣传动员。对于稳定就业的大学生,着重宣传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对于待业的大学生以及报考连州公务员、事业编未入围的人员,定期了解其就业创业意向,动员其回清发展,并持续跟踪落实。针对暑假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结合考公考编、“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企业园区招工等方面,整理发布工作岗位信息1020个,举办连州市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活动9场,提供就业岗位、创业项目信息2253条次,167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搭建“线上+线下”大学生服务平台,即线上建立13个大学生微信服务群,线下在12个乡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以一个小册子、一封信、一组漫画、一个视频“四个一”的形式抓好政策宣传推广,多渠道联系动员全市千余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做好迎接毕业生的暖心第一“站”,打通服务“雁归”毕业生的“最后一米”。

聚焦本地特色,活动开展到位。充分利用大学生应届毕业和暑期假期的时机,搭建大学生人才与家乡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生的联系,并结合连州本地实际,拍摄连州特色宣传片,从产业发展、刘禹锡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趋势和成长成才的有利条件,并利用广大干部职工人脉优势打好亲情牌、友情牌,营造浓厚的政策宣传氛围,增强大学生家乡情怀,动员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充分运用媒体平台,选树扎根连州、建设连州的“雁归”典型人物,做好典型人物奋发事迹的宣传报道,讲好“雁归”人才故事,有效营造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浓厚氛围。截至11月,连州市开展“归雁返乡”“群雁助飞”“头雁引领”等活动40场,大学生参与936人次。

聚焦体制机制,服务对接到位。建立“一月研判、一月一督导、一月一总结”的大学生“雁归”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并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的形式,安排专人不定期抽检落实情况,确保“雁归”计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项措施常态、长效开展,并由组织部牵头,人社、教育、卫健、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责服务对接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落实工作,促进各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发展。

记者】黄津

通讯员】黄诗翔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陈大钻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