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在坚守。”昨日,当记者问及云城区人民医院有哪些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坚守防疫时,该医院职工郭怡不假思索、无比肯定地回答。云城区“1116”疫情发生后,云浮成百上千名医护人员在危急时刻枕戈待旦、挺身而出,用行动诠释了医护工作者的“硬核”担当。
“疫”无反顾——勇当“排头兵”
“请各位抗疫核酸采样队的成员上车,出发!”11月17日上午6时,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由3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支援队满怀战胜疫情的决心,在楼下集结完毕,向云城出发,成为战“疫”的排头兵。
在云城区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医护人员正在做核酸检测
今年29岁的申小龙就是其中一员。当接到支援云浮核酸采样任务后,他主动请缨,连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核酸采样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采样人员穿好防护用具后,常常连续6、7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能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工作下来通常满身是汗,像刚洗了澡一样。如此辛苦的工作,还要求采样的操作眼疾手快、不能停歇,可以说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作为核酸采样支援队组长,申小龙还要承担队员协调、沟通和采样前准备工作,很多任务都是在其他队员们休息时完成的,确保高标准、全要素做好核酸采样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工作再多、再忙,他没喊过一声苦,没叫过一次累。“坚守岗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使命担当,这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申小龙说。接下来,他将转战广州抗疫一线支援,投入另一场“战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云浮各县(市、区)卫生健康系统纷纷派出人员火速赶赴云城支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截至19日,郁南县共派出近200人次来到云城区高峰街道开展抗疫支援;从17日开始,罗定市人民医院每天派出35名医护人员来到云城各个核酸采样点开展支援……罗定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护士长林彦卿说:“每位同事都很积极响应这次的抗疫工作,这两天都是凌晨4点多就从家出发,集中单位准备医护用品前往云城。希望我们的前线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医”心战疫——冲锋“前哨站”
发热门诊(诊室)是防疫中的“前哨站”,面对的常常是在疫情防控中最“急”的患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斗争,每一天都在这里发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市发热门诊(诊室)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哨点监测”关键作用。
16日晚上至17日凌晨是城区发生疫情的第一个夜晚。由于还不知道疫情的细况,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发热门诊(诊室)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职责,保持“哨点监测”的灵敏性。当天晚上开始,市中医院发热门诊从各科室调派人手,增加人力投入到绿黄码核酸采样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衔接,应对群众需求。
“医生,我身体不舒服。”17日凌晨,一位10多岁的小女孩在爷爷的陪同下来到该医院,护士唐家嫦与值班医生急忙接诊。当时小女孩发烧至38.2℃,脸色苍白,腹部疼痛。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发现该女孩不是普通发烧,而且情况比较危急,当机立断安排相关检查,并与唐家嫦等护士将其送往ICU。所幸转诊及时、处置得当,该患者目前已无大碍。“发热病人的处置要做细、做实,容不得一丝马虎。”唐家嫦解释,每天直面发热门诊的患者,医护人员除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还要进行各项检测,做到规范接诊、流调清晰、诊断准确和处置及时。
同心抗疫——彰显医者担当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疫情面前,处处可见云浮医护人员“硬核”坚守的身影。他们同心抗疫,展现了医者的大爱担当。
连日来,云城区人民医院全员毅然坚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状态挑战:一边是大量的外出支援工作,如云城、河口街道等便民采样点核酸采集任务,对密接人员的流调工作,支援董迳、小河隔离点,支援广州等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是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忙碌的业务工作……但全院上下干部职工顶住压力、扛下疲惫,风雨同舟共前行。“17日凌晨2点40分,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就紧急集合,回来给核酸试剂贴条形码了。因为早上7点就要准备好试剂到云城的各个核酸采样点。这几天,我们所有人都是休息几个小时又继续工作了。”郭怡说。“勇担社会责任,早日战胜疫情”是医院全体职工的心声。
市中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主管护师石汝慧表示,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团队精神和医护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云浮融媒记者:朱雅渝
通讯员:彭国万 郭怡
编辑:陆致彤
校对:赖秀梅
值班主编:赵军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