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 创新药研发从来都是难事,科学家正尝试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协助加快研发进程。
其逻辑是,AI可计算挖掘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和靶点的关系等,减少实验次数,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在第24届高交会的生命科学与医疗生态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发表了《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主题演讲。
潘毅表示,以慢慢建成全面的数据库,其中包括药物数据库、疾病数据库、蛋白质\基因数据库、集成数据库等,将其关联起来,进而利用AI技术挖掘其关系,找到新的治疗方案。随着数据库的增大,关联性将更加容易找到。“总之,人工智能可使生物学家少走弯路。”
AI助力“老药新用”
人工智能可应用到药物发现、临床研究、临床试验,以及药物上市等药物研发全过程。
具体应用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药理作用评估、优化临床试验设计、药物重定位、药物组合、检验审批等。
例如,在靶标选择和验证阶段,需要确定疾病相关的靶标,传统方法耗费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而使用AI技术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可以快速筛选出潜在靶标。
在药物制造方面,靶标找到以后,需要找到与其耦合度高的大小分子,然后用结构去反推序列,利用序列进行制药。
但找到靶标后,筛选出能和其紧密耦合的小分子很难,而AI可发挥作用。例如现有8888个小分子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到421个,再筛选变成69个,再用分子动力学筛选成8个,通过生物试验5个小分子,最后选出2个可能成药的小分子,而不用将8888都去试一遍,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
在药物组合方面,AI技术可以加速药物组合研究,并使药物组合测试更加系统化。据悉,与单一给药相比,联合用药因具有增强药物疗效、减少剂量依赖性等优势逐渐热门。
AI还可以通过靶标预测,从而发现已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即药物重定位。以西地那非为例,其曾是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于1989年上市,现在却因“伟哥”而成名。
为何要进行药物重用?因为新药的疗效可能很好,但也可能存在副作用,且副作用可能很多年后才显现,因此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然而旧药新用便可有效降低安全性问题,且不需要重新设计试验,可以节省成本。
同样在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AI也可助力。例如在患者招募中,AI可提取患者症状、治疗效果等数据,找到最匹配当前试验的患者;在临床试验设计上,AI可预测合适的药物剂量、治疗方案等;在试验结果上,AI可跟踪、管理并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等。
AI助力新药研发更高维度探索
实际上,第一代人工智能在40年前就已出现,当时是很简单的知识驱动处理系统,例如根据头痛,咳嗽等症状可以推断出感冒,但缺点是知识不能发展。
第二代AI系统也称为数据驱动系统,其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找到数据背后的函数且有理论的保证,即可以自己深度学习,其能像人一样联想、回忆、学习,典型的例子是阿尔法狗打败围棋选手。
但该系统的缺点是如果网络结构过于简单,存在欠拟合风险;如果网络结构过于复杂,会出现过拟合现象,且欠缺逻辑思维。
目前已发展成第三代AI系统,其把第一代的知识驱动和第二代的数据驱动结合起来,构造更强大的AI。在数据上,有归纳能力,能举十反一;在知识上,有逻辑推理能力,可举一反三。
潘毅指出,目前难点在于找到药物和新靶标的关联,AI可助力药物研发进行更高维度的探索,即实现数据的万物关联。
具体来看,我们可以慢慢建成全面的数据库,其中包括药物数据库、疾病数据库、蛋白质\基因数据库、集成数据库等,将其关联起来,进而利用AI技术挖掘数据间的关系,找到新的治疗方案。随着数据库的增大,关联性将更加容易找到。
“总之,人工智能可使生物学家少走弯路。”潘毅称。
(编辑:辛继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