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沉浸式云跟岗”模式!广东省陈海苑名师工作室开展随班就读学科跟岗研讨活动

番禺融媒
+订阅

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老师们也没有放松,除了完成网课,还在努力“充电”。11月10日-11日,番禺区东怡小学薛路芳老师作为番禺区随班就读第二组的学科指导教师,与同为广东省陈海苑名师工作室网络学员的化龙镇中心小学专职资源教师揭银浈、石楼镇海鸥学校专职资源教师吴碧珠、沙湾中心小学特教班教师李慧格、东湖洲小学特教班教师刘依婷等学员相聚云端,通过真实的课例,打造“沉浸式云跟岗”模式,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指导教师的示范课及专题讲座

随班就读学科指导教师薛路芳率先为学员们带来一节示范课。她展示了四年级普特融合宣导教育课例“星语星愿——《来自星星的约翰》绘本创作”。

薛路芳老师展示普特融合宣导教育绘本创作课例

该节课借助游戏、视频、绘本等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积极性;并通过设置不同的闯关寻宝任务,引导学生破解闯关密码,结合闯关密码构思以孤独症儿童为主角的绘本内容,从而向学生宣导“接纳不同”“理解包容”“真诚平等”的普特融合理念。

接着,薛老师以“让‘怡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为题,向学员们介绍东怡小学的融合教育经验。开学初,学校会通过问卷、量表,结合医院的诊断证明,全面评估特需学生的情况;继而召开“个别化教育计划”会议,制定特需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学校积极开发艺能智多星、爱之语等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的融合教育课程。同时,借助家长的力量和资源,学校开展丰富的普特融合宣导教育活动(例如,普特融合宣导教育绘本教学),让普通学生科学认识、积极接纳特需人士。

听完薛路芳老师的讲座后,学员们表示东怡小学的成功经验为他们今后的融合教育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李慧格老师表示,东怡小学通过精准评量(心理、生理、教育)、多方协作(家长、社会、学校)、跨越时空(工作日、周末),营造浓厚的学校融合教育氛围,形成完备的学校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学员的教学技能展示课研讨

随后,工作室学员李慧格老师和揭银浈老师带来两节研讨课。

首先,李慧格老师展示特教班生活适应绘本课例《参加跑步比赛》。她安排“读一读”“做一做”“演一演”“评一评”四个教学环节:以“学校即将召开运动会”的契机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照片进行绘本创作,让大家对参加跑步比赛的流程和规则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绘本讲演,帮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巩固参加跑步比赛的技能;在评价环节中,给学生提供反馈,鼓励大家继续加油、争取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李慧格老师展示生活适应绘本课例

揭银浈老师展示五年级普特融合宣导教育绘本阅读课例《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她通过“试盲盒·忆故事”“精读书·探秘决”和“思助人·立善行”等活动,引导该班42名学生(含1名随班就读学生),从绘本中提取友善和互助的信息,初步理解和特需同伴友善交往、互帮互助的基本方法,逐步提升普通学生和特需同伴友善交往、互相帮助的意愿。同时,她为随班就读学生特意设计学习单,逐步引导他参与故事复述、角色人物的友善行为识别等活动,让他能初步识别自身困难情境,尝试主动求助。

揭银浈老师展示普特融合宣导教育绘本阅读课例

在研讨课点评环节,随班就读学科指导教师薛路芳表示,李慧格老师的教具学具准备充分,比赛情景模拟真实,奖励可视化,内容与学校生活紧密联系,方便学生迁移运用。她建议在绘本讲演环节,给学生贴上号码牌,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跑道”的理解;同时设置更多奖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揭银浈老师的课例,薛路芳则认为,该节课教学逻辑清晰,过程顺畅,层次鲜明,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绘本,引导学生养成友善互助的良好品质。她建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引导和总结;精读绘本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以深入理解绘本。

研讨活动结束后,学员们表示这场“沉浸式云跟岗”,是线上交流互动、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历练和成长的机会。

文:番禺融媒记者麦裕玲 

图:学校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