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及时雨”!惠州做实“五招” 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实事

南方+ 记者

近年来,惠州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法律援助工作职责,在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工作亮点,积极为经济困难群众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及时雨”般的帮助,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呼应群众急难愁盼,保障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日前,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0590件。

高站位部署,组织领导出硬招

为顺利完成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加强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中“办理法律援助事项不少于1万件”的目标任务,惠州专门召开全市法律援助工作会议,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惠州市关于落实市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的实施方案》,落实各辖区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

全覆盖布点,搭建平台摆实招

市县两级均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或行政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规范化法律援助便民窗口,76个乡镇(街道)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325个村(社区)设有法律援助工作室,在公检法、工青妇、部队、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3个,打造覆盖惠州城市农村“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降援助门槛,便民服务发快招

为降低援助门槛,更好地为民服务,惠州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设立“惠帮办”,推出“周六不打烊,周末预约办”的便民新举措。

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查程序,大幅降低法律援助的受理门槛,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实“减证便民”。

惠州还搭建法律援助视频共享云平台,采用小鱼易连云视频在市县法律援助窗口、部队、工青妇等14个法援工作站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推进“市域通办”工作,引导更多群众了解和使用“市域通办”进行法律援助申请,积极承办“市域通办”所涉案件。今年1至10月,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承办申请法律援助案件“市域通办”21宗。

此外,惠州还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先”服务;同时积极推动群团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召开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困难群体”等活动。今年1至10月,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承办涉及妇女案件699宗,涉及未成年人案件907宗,涉及老年人案件60宗,涉及农民、农民工案件1722宗(其中农民工讨薪960宗),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202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重工作实效,制度建设定狠招

惠州市司法局建立健全与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工作衔接机制。全面实施刑事案件辩护全覆盖工作,保证值班律师及时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落实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今年1至10月,全市共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148宗,法律帮助4881件。

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刑事、民事、行政、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等四个服务规范,出台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办法、律师值班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惠州还建立专业化法律援助团队,不断提升法援队伍履职能力,采取清理淘汰和补充招募同步进行的方式更新律师库。

此外,落实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每年开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今年上半年对照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标准,抽取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2021年组织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49宗进行评估,案件评估优良率达85.7%。

全方位宣传,法入人心亮新招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作《法律援助法》专题动漫宣传片,运用e普法平台、“云直播”平台、《普法月刊》、《午间说法》、《法德大讲堂》宣传法律援助法及相关工作。

同时,开展“千人百场法律服务下基层”、“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12.4宪法宣传周”、“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活动,发动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在驻点村举办《法律援助法》宣传讲座,会同工青妇社团组织送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推动《法律援助法》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实现法入人心。

【记者】卢慧

【通讯员】骆扬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