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度丨世界人口突破80亿,我们如何养活自己?

南方+

11月15日凌晨,一名菲律宾女婴出生的第一声啼哭,象征着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人类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等多重危机。

养活80亿人是什么概念?如果每人每天吃两碗米饭,按每碗饭2两米计算,全球80亿人每天消耗160万吨大米。世界粮食计划署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再次成为世界热词。

80亿人口会不够饭吃吗?

有机构预计,2080年代将达到104亿人口的峰值。很多人都在问:地球极限条件下能容纳多少人口?人类越来越会因粮食短缺吃不上饭吗?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全世界可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约为42亿公顷,地球极限条件下粮食可以养活630亿人口。目前人类主流研究认为,地球能够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约为100亿。

即使现在地球人口还没达到100亿,但吃饭问题也不是件能够轻松满足的事。这几年来,各个产粮大国都陆续遭到了极端天气、蝗虫肆虐等自然灾害影响,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又使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粮食生产依然稳步提高,库存创新高。2020年全球谷物产量预计达到27.9亿吨,比创历史纪录的2019年再增长3%。全球粮食生产超过需求,库存将继续增长,库存占消费量的比例将从2019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33%。

虽然暂时食物充足,但世界上却仍有很多人每天饿着肚子睡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浪费的粮食高达13亿吨,可解决全球20亿人的温饱问题。拿我国粮食2020年总产量约6.7亿吨计算,每减损一个百分点,就止损650万吨,可以养活约1600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工作。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后较早对反食物浪费立法的国家。遏制餐饮浪费,不仅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坚守,更源于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中国饭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关于粮食安全,国际上通用的名词是“Food Security”(食物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其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选择”。

若是按照这个定义,可见粮食安全不仅强调要有充足的食物供给,还包括食物购买能力、食物营养和食品安全。这也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以前,中国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温饱问题,但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城市化等带来的食物消费结构改善,粮食安全的概念也发生新的变化。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认为,从深度上,粮食安全应该强调稻谷与小麦的口粮安全,关注饲料粮和畜产品安全的权衡问题;从广度上,则应该更加关注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

事实上,我国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也体现出了与时俱进。早在2013年,中央就提出了更加精准的粮食安全目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谷物的国内供给超过了国内需求;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也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用全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在保证全球粮食安全方面,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我国秋粮已收获11.35亿亩,已完成86.9%,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稳中有升。

为了端牢中国饭碗,在粮食生产面临大挑战的时候,我国紧紧抓牢“种子”这个“中国农业芯”。种质资源实际上是战略性资源,种业之争实际上就是科技之争。从2021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到7月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我国正在积极缩短与种业发达大国之间的差距。

人口第一大省努力种好“广东粮”

最近,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2022年3季度粮油市场回顾及后市预测》,广东省晚稻种植面积小幅增加,粮食调入量下降,成品粮零售价格平稳。同时,广东各级储备粮持续保持稳定,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约半年的消费量。

广东是全国第一大粮食主销区、第一经济大省。虽然没有天然的粮食种植优势,但目前优质稻播种面积已居全国第一。作为连续4年出生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人口大省,2021年,广东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现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如何用有限的耕地来养活更多人口?近年来,广东千方百计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聚力做大做强广东特色丝苗米产业,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种出、种好新时期的“广东粮”。

以兴宁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2021年产业园内全年丝苗米种植面积达20.76万亩,年产量9.55万吨,水稻平均单产达到465公斤,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亩产384公斤)。产业园还先后引进了“19香”“象牙香占”“美香粘2号”“华航48”等一批可与泰国茉莉香米相媲美的优质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全力推进丝苗米扩面增产、提质增效。

品种改良了,科技赋能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广州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产业园推行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建设5G农业信息平台,实时动态监控禾苗生长、病虫害等情况,又在全市率先推广精量旱直播、无人机种植等数字农业技术,节省人工成本70%以上。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培育合丰收、广东现代种业2家种业企业,建成3500亩增城丝苗米5G智慧稻场。

为了进一步发挥产业园的“牛鼻子”作用,2021年广东部署启动第二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其中重点打造的五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县集群中,就包括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项目目标打造占地约121亩、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丝苗米产业园总部,集成丝苗米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等多元业态。

算上韶关市乐昌市丝苗米产业园、惠州市博罗县丝苗米产业园等新一批特色产业园,广东2021年“大手笔”都放在了“广东粮”身上。以产业园为龙头,广东正积极推动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北有五常大米,南有广东丝苗”的战略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新闻周刊、波普兄弟、羊城晚报等

【记者】黄旭君 整理报道

【摄影】吴秒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方壮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