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做了很多的调研调查和实验,经过多次的试验后最终设计出3200Wh的动力电池,并通过第三方严苛的测试验证。”当说起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研发,陈文峰眼里依然闪烁着对创新的热情,对研发的坚定追求。
陈文峰是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电子设计负责人,主要负责研发创新项目及电子设计团队的建设工作。自2011年加入浩洋电子后,便带领着团队成员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研发创新项目,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功拿下多个国内外专利。
浩洋研发中心电子组组长陈文峰
扎根研发一线 让“番禺制造”闪耀世界
当记者走进浩洋电子研发中心实验室时,陈文峰正和电子组团队人员研究工艺流程设计、电路控制等问题。作为电子组组长,对于产品的技术研发不但需和组员们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讨论,而且还有诸多细节需严谨把控。
浩洋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影视舞台灯、建筑艺术照明设备等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央视春晚、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奥斯卡颁奖典等国内外众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及照明工程。然而,在“技术宅”陈文峰眼中,最难以忘怀并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却是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桂林分会场,他参与了其中的舞台灯光设计项目。“春晚桂林分会场最大的亮点是使用了威亚遥控灯具完成户外实景演出,这是国际和国内舞台灯光设计中首次在半空使用威亚遥控灯具。”
由陈文峰带领研发的无线飞灯系统MP-II
作为一套最先进的灯光设备,它的难度在于灯光运动要与威亚运动同步。为了实现设计者的目的,陈文峰以及他的研发团队提前半年开始设计移动电源,不仅需要输出功率大而且需要长时间可靠运行,而移动电源的关键部件是电池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电池系统我们选用了锂电池为核心的动力电池方案,但当时动力电池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使用,技术也不成熟,经常会发生故障,成了我们研发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陈文峰带领团队,从调研调查出发,从一些关联技术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研发突破口,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得到启发。“我们在试验中碰到许多难题,都自觉地放弃多数业余休息时间,一头扎进了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和生产一线。”
在经过反复试验后,陈文峰和他的团队最终突破技术难题,设计出3200Wh的动力电池,并通过第三方严苛的测试验证。在无线通信方面使用了冗余设计来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于春节联欢晚会是现场直播,为了保证表演万无一失,他所在的技术团队还协助现场安装调试,最终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该项目也是浩洋电子“科技与文化融合”理念的最佳体现。
“当我听到主持人倒数,晚会完美落幕时,内心无比畅快、心潮澎湃,因为这背后是我们整个团队通宵达旦,不断碰壁、不懈求索的结果。”陈文峰说。而这款由他主导研发的无线飞灯系统MP-II还先后应用于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珠海分会场和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分会的艺术表演中。
无线飞灯系统MP-II应用于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
打破国外垄断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21世纪以来,中国舞台灯光设备行业迅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而且随着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舞台灯光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欧美在舞台灯光设备制造业却有着较长的研发和制造历史,具备技术和品牌方面的先发优势,许多技术都处于国外垄断和封锁状态。“这些技术对产品的质量、功能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创新,打破技术封锁,把关键核心技术放到自己的篮子里,掌握主动权。”陈文峰说。
2019年,陈文峰接到一项任务,要求对舞台灯具的关键部件切割光圈系统进行功能突破。当时传统舞台灯的光斑切割系统使用电导线连接,但该方法由于电线缠绕原因牵制了系统的旋转角度,无法实现万向转动功能,大大削弱了系统的表现能力。“我们接到任务后,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碳刷方式实现万向转动,但查阅后发现国外已经有舞台灯光公司申请了该方法专利。为了打破这个技术壁垒,我们提出了使用无线电力传输和无线通讯的方式代替电线传输。”
陈文峰与同事进行产品研发商讨
然而,无线传输概念的提出虽然可以解决电线缠绕问题,但当时国内外成熟的无线电力传输方案最高只能到达15W,主要用于手机充电上,而切割光圈系统使用的功率需达到60W,甚至更高。为解决这个问题,陈文峰带领着团队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在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攻克难关,研发出可以实现稳定输出75W、效率达到78%的无线电力传输产品。同时,陈文峰和他的团队还设计了一种巧妙的环形近场天线和创新的跳频技术,实现了既能短距离360°无线通信,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灯与灯之间的信号干扰。
在陈文峰的创新研发下,其核心产品LED切割灯EL10P荣获2019年英国国际专业灯光及音响技术展“PLASA创新产品大奖”,万向切割电脑灯也被认定为2019年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应用在公司生产的多款舞台灯上,实现了360°万向旋转,大大丰富了产品的艺术效果,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也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十年创新追求 结出累累专利成就硕果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浩洋电子自成立之初,便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和“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发展理念,并打造一支拥有近200人的科研创新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超过5%,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企业浓厚的创新氛围下,陈文峰参与了大大小小的研发创新项目,为公司创新成果添砖加瓦,也进一步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他十多年的创新之路里,充满了各种熠熠闪光的成绩: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禺山金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创新企业之星50强……同时,他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功能小型文化服务综合体构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广东省项目“高性能集成化多颗LED光束灯关键技术”研究、海外护航项目等,共申请知识产权21件,获得有效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
陈文峰与同事进行产品研发商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蔓延,如何科学应对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虽然当时已经应用到紫外线杀菌灯产品,但作为科研人员,我也希望能以自己的专业为疫情防控出一分力。”于是,在初心使命的驱使下,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陈文峰研发出全方位遥控感应和可移动式物联网等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多款紫外线杀菌灯产品的研发设计中,实现手机智能实时监控、遥控杀菌灯,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陈文峰说:“浩洋作为演艺灯光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从一个普通的民营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如今已发展为演艺文化设备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所以自加入公司以来,创新的‘DNA’已经融入血液中,刻在脑海里。”
如今,由他研发的该类产品杀菌迅速,智能化控制水平高,有益于疫情防控,目前已销往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疫情控制贡献力量。
加快创新驱动 让产权之花在禺山大地绽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近年来,番禺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浩洋股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区专利授权量13293件,有效商标注册23.65万件,全市排名第三,本年度共纳入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企业21家。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标杆”的成效,也是无数像陈文峰这样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懈追求的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听到这段话时我真的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创新的追求。未来,我将继续践行公司自主研发创新和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发展观念,不断磨炼自身本领,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番禺区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卢晓韵 谢展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