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是很多人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
疾驰而过的汽车
同城当日达的快递
手机上随时更新的头条
都在强调当代人对速度的追求
前两天编者在太和路吃完快餐出来,抬头看见有些陈旧的邮政报刊亭安静地伫立在那儿,像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
猛然发现,童年记忆里的报刊亭,不知不觉“消失”了。
往昔现今
wangxixianzhuang
太和路是石排其中一条繁华的主干道,两旁开了各式各样的餐饮店,总是充斥着嘈杂的人声和食物的香气。飘着丝丝油墨香的报刊亭与繁华的闹市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90年代初期,石排在圩镇设立邮政营业网点、报刊亭。到 2009 年,有邮政报刊亭 8 个。
2022 年的今天,整个石排仅剩下 1 个邮政报刊亭,也就是位于太和路的宝马报刊亭。
虽然报刊亭上写了营业时间,但营业时间并不长,经常大门紧闭。
▲随手拿起的过期报纸
“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买报纸杂志了,报纸一期只有几份都卖不完。一天顶多就卖几份,赚的钱连个盒饭都买不到。”老板笑笑说。
随着城市的规划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刊亭的经营也变得举步维艰。由于收益锐减,不少报刊亭消失在了时间的洪流里,仅剩的宝马报刊亭也被迫“另谋出路”,挂上了书店的招牌,但现在的营收主要来自卖彩票。
“早些年试过生意很好的,热销的报刊都要抢。从没有人看,变成很多人看,现在又没有人看了。好像经历了一个巅峰又掉下来。”
散落着过期报刊的桌面上放着一个旧显示器
显示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小纸条
写着“祝你中大奖”
默默坚守
momojianshou
在编者采访的过程中,来了一位大爷问有没有最新的广州日报。“广州日报今天没来啊!呐,你看这个是忠实粉丝,经常来买报纸的。”
老板说,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经营报刊亭,但至少有28年。“报纸杂志虽然没什么人看了,但还是非常有存在的必要。有些人丢了身份证、公司清算之类的要登报,他们就会过来找报纸。”
两
个
世
界
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报刊亭像是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人们通过这扇窗口去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而今天,大家手里小小的屏幕则变成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在飞速变换发展着。
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感受,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网络世界上的热点、热梗。老板说,他愿意默默坚守这方仿佛停滞不前的“小天地”,“总有人需要报刊亭的,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开着。很多人都认识我们报刊亭的,这应该算是石排人的一个回忆吧,我就想留个回忆给大家。”
不说再见
bushuozaijian
在课堂上胆战心惊地偷偷看《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是多少人学生时代的回忆。与电子产品冰冷的触觉不同,纸质读物有他特有的温润和柔软。
伫立在闹市中的宝马报刊亭,像一本尘封已久的泛黄书籍。但编者更愿意称呼ta为闹市中的“宝箱”。
里面装的宝物,是金灿灿的岁月和知识。
下次路过,不妨买上一份报纸杂志吧。
报刊亭
我们 不说再见 !
关于报刊亭,你有什么回忆吗?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一同分享。
■出品 | 石排镇融媒体中心
■文编 | 李小花
■图片 | 李小花、邓炜羲、刘 鹏
■校审 | 王芷程、刘 鹏、蔡贤义
“东江石排”公益广告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