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复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丰富
是浈江、瀑布水库的重要水源地
记者从该保护区管理处获悉
今年,在保护区内新发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凤头鹰
省重点保护动物白喉斑秧鸡
并首次拍到保护动物褐翅鸦鹃的踪迹
站立在树上左右张望的正是凤头鹰,这是保护区2021年在野外设置红外相机记录下的珍贵影像。经鸟类专家鉴定确认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凤头鹰,凤头鹰的发现成为了保护区新记录种之一。此外,今年8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水边的林地处发现并拍摄到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白喉斑秧鸡,为保护区物种名录“添新”。
今年在保护区内新发现的凤头鹰。
今年在保护区内新发现的白喉斑秧鸡。
今年9月,保护区管理处对
野外回收的81台有效红外相机
数据进行处理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褐翅鸦鹃的“靓影”
也被首次记录下来
通过红外相机共计监测到
保护区内11目19科32种野生动物
其中鸟类18种,兽类14种
监测到的32种野生动物中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种
分别是斑林狸、水鹿、豹猫、白鹇、
凤头鹰、黄嘴角鸮和褐翅鸦鹃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
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该保护区管理处积极推送野生动物视频
到央视《秘境之眼》栏目
黑领噪鹛、白鹇、水鹿
三期野生动物影像被选中播放
其中水鹿影像入围
第五届《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评选活动32强
是广东省唯一入围的
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影像
最终获得了2022年“你记忆中的美丽影像”
点赞活动二等奖
有效呈现了韶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宣教科负责人陈志红:
我们加大对野生动物管护和监测方面的投入,利用护理员网格化巡查,同时利用北斗巡护终端,可以监测定位动物。近两年,在野外安放的红外相机数量多了,可监测到的种类也相应增加。我们拍到凤头鹰,说明鹰类种群数量在恢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生革 通讯员 李思番 刘彩云
图片:由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提供
视频:南雄市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