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麻章区麻章镇云头下村,宽敞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绿意盎然的小游园……村民们坐在小庭院里,喝茶下棋,尽享悠闲生活。“经过整治,村里现在道路平坦畅通,周围干净整洁又美丽,大家心情都变好了”,对于云头下村这些年的变化,一位村民深有感触。
近日,在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向社会推介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里,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云头下村作为广东唯一案例入选。
云头下村的文明乡风建设,是麻章区麻章镇近年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在麻章镇党组织的努力下,麻章镇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党建引领为抓手,多措并举,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凝聚乡贤力量、发挥村民大会作用以及谋划产业提速发展等思路举措,全面整治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放眼麻章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一个个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明创建蔚然成风
扮靓乡村提升硬实力
麻章镇各村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文明创建蔚然成风。
鸭曹村拆除村内违章建筑,拓宽村道,加强排污治理,完善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龙井村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厕所革命”、污水管网等民生工程,改造道路照明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云头下村建设硬底化村道、排污管网、地下自来水管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云头下村建有村办公楼、文化楼各1幢、污水处理站1个、标准化公厕1座、村内小公园2个、垃圾收集点3个,铺设硬底化道路5公里,全村巷道水泥硬底化率达100%,建成村民悠闲活动场所、宣传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政通社区实施旧村“三旧改造”,优化村民生活环境。社区力争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完成老旧小区街道、背街小巷、排污、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修建绿化休闲场所2000多平方米,建设办公楼前小公园,社区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宜居社区”、创建卫生镇工作“先进单位”,麻章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今年,麻章镇继续发力,在水口村和七星岭村修建污水渠共4000多米,改变原来污水横流的状况;为了方便村民夜出,在外园村修建太阳能灯500多台;对七星岭村的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其中,加宽扩建主村道800米,新建硬底化村内道路1600多米。
田野大地生机涌动
因地制宜提升软实力
走在畅侃村的田间小道上,两边繁花似锦,清新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目前,畅侃村打造特色种植产业,大力支持扶助农民种植花卉苗木,走出“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其中,畅侃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00亩;整合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文旅新地标——霍比稻田农场,以点带面建设休闲新农村村庄。
在麻章镇,像畅侃村这样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产业的例子有很多。田野大地上,生机涌动。
城家外村利用现有的120亩旧村场,以引进资金合股等方式开发房地产、商铺、住食商业街、学校与农业观光;制定“智慧乡村”建设,引入银行驻点,成立经济扶助对帮,建立经济发展平台、培训提升理财风险。
赤岭村着重以赤岭综合市场项目为依托,设置档位328间,将继续投入2000多万元按打造高标准的新型综合农贸市场,惠及周边群众1.5万人;调塾村利用592亩流转土地种植花卉,出租鱼塘700多亩,以鱼塘水域资源为依托,建设具有田园风光的旅游景点,带动新农村发展,以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小切口”来推动乡村大发展。
云头下村充分发挥土地、区位、交通等方面优势,以村集体名义对外招商引资,撬动社会各方资本投入,吸引企业进村建项目、办基地,探索出“基层组织+乡贤+企业”的乡村振兴模式,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麻章镇委书记彭彬表示,“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百花齐放,是我们现在及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策略”。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从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到“智慧乡村”建设,麻章镇精准发力,激发乡村特色产业内生动力,点燃村民致富“火种”,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撰文】姚瑶
【通讯员】张嘉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