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素有“举重之乡”之名。近段时间,来自石龙举重训练基地的36名选手代表东莞队出战,参加在清远体育馆举行的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举重比赛,与全省19支代表队、546名选手同场角逐。来自石龙的东莞队举重健儿在本次比赛崭露锋芒,斩获3金1银6铜,8次打破省青少年纪录。最终,东莞举重队以团体总分211分,位列全省第6名。
“举重之乡”小将崭露锋芒
本届省运会举重比赛设男女子甲(2004年至2005年出生)、乙(2006年至2007年出生)、丙(2008年至2009年出生)组共44个级别,产生44枚金牌。
比赛中,来自石龙举重训练基地的东莞健儿周丽铃获得女子丙组45公斤级金牌,段敏获得女子甲组76公斤级金牌,李梓获得男子乙组81公斤以上级金牌。这三名选手在本届省运会备战周期,曾多次获得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来到省运会舞台上,他们依然稳定发挥实力,均以较大的优势获得金牌,成绩符合预期目标。此外,杨欢、蔡晓望、潘胜男、胡晓梦、徐培、朱开超、刘苏等7名东莞队选手也站上领奖台,另外还有多名选手位列4至8名,均为东莞体育代表团带来分数进账。
▲周丽铃(图源东莞日报)
▲段敏(图源东莞日报)
▲李梓(图源东莞日报)
这些东莞小将在比赛中奋力拼搏、争金夺银的同时,也在全力挑战自身极限,向着省青少年纪录发起冲击,刷新了多项省青少年纪录。其中,周丽铃抓举66公斤、挺举80公斤、总成绩146公斤的成绩,刷新广东省青少年女子丙组45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纪录;李梓抓举135公斤、挺举158公斤、总成绩293公斤的成绩,刷新省青少年男子乙组81公斤以上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纪录;朱开超虽未获得金牌,也在比赛中一度刷新广东省青少年男子甲组73公斤级抓举和总成绩纪录。
向更高舞台进发
“当时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很开心,不过下台之后我就开始冷静心情了。因为我知道下台的那一刻,一切就从零开始。我要更加努力,向着更高的舞台进发,再站到那个最高领奖台。”首个比赛日,来自石龙举重训练基地的14岁小将周丽铃便成功为东莞队取得“开门红”,谈到赢得金牌的心情,周丽铃显得相当淡定。
▲周丽铃在训练中
当比赛结束,周丽铃又回归到日复一日的训练当中。抓举、挺举、前后蹲、借力推……仅仅几分钟,汗水已浸湿了她的训练服。周丽铃说道:“过去4年准备省运会,其实就是每天尽可能地完成教练制定的训练项目,认真地完成每一项,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虽然训练中流过很多汗、流过很多泪、受过很多伤,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周丽铃是一名基础扎实、心态稳定、颇具潜质的举重运动员,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省赛上打破纪录。去年的省青少年锦标赛上,周丽铃获得女子丙组40公斤级三枚金牌之余,同样刷新了该级别抓举、挺举、总成绩的省纪录。此番省运会虽然转战45公斤级,但实力有增无减,再一次以破纪录夺金的表现,赢得大家一致的认可。比赛结束后,问及她的下一个目标,周丽铃坚定地说道:“我想上省队,还有国家队。我之后要更加努力,争取去参加更大的比赛。”
传承光荣传统为国争光
本次省运会上,由石龙举重训练基地选手们组成的东莞队收获不俗的成绩,较去年省青少年锦标赛取得较大进步。这离不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持续给予石龙举重队支持和帮助,石龙镇委、镇政府对举重事业发展的充分调研。
今年夏天,石龙镇委、镇政府对石龙体校进行改革,聘请奥运举重冠军、原广东省男子举重队总教练陈伟强回家乡担任总教练,并加大对石龙举重队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给石龙举重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陈伟强出色的经验与临场战术制定,是本次东莞队获得佳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回想起今年夏天的备战过程,陈伟强对队员们的付出与拼搏表示认可:“大家在7、8、9这三个月,天气比较热的情况底下,能够刻苦训练,战胜了困难,也赢得了时间。所以这次比赛总的来讲,队员发挥还是比较正常,基本上把训练水平都拿了出来。”
随着本届省运会举重比赛落幕,石龙举重队又踏上新的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作为总教练,陈伟强对石龙举重事业的发展信心满满:“我将尽量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教练员和运动员,争取在比赛中取得新的进步,把我们石龙'举重之乡'发扬光大,传承举重前辈的光荣传统,为国争光。”
出品|石龙融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丨东莞日报
文、图|陈嘉欣
编|卢引璋
校|林秋江
审|李晓军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