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消费者张先生通过网购购买了xx建材有限公司的瓷砖250片,向该公司支付货款13800元,收到货后,张先生发现收到的瓷砖与销售员提供的照片虽然货号一致,但颜色存在较大差距,且瓷砖单片重量也与销售员介绍的单片重量相差悬殊了5公斤,消费者张先生与该公司自行协商处理退货事宜被拒后向消委会投诉。经过消委会调解,张先生将瓷砖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退回,商家退回货款给张先生。
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网购家装建材因其价格实惠、配送便利等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因部分网络商家往往通过夸大宣传、美化图片、刷单冲信誉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而消费者无法现场辨别材料的颜色、材质、环保性等,导致此类投诉频发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网购建材还存在在物流运输环节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引发消费纠纷。
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消费纠纷,引导消费者做个精明的网购达人,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禅城区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01
谨防陌生渠道
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朋友圈“微商”搜索引擎等推送的消费链接和广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往往难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优先选择资质全、规模大的官方网络购物平台及商家,去口碑较好的主播处购买。
02
明确优惠规则
认真阅读各大购物平台及商家出台的优惠规则,看清优惠券促销活动的使用范围和有效期限,关注商家的预售规则,看清预付定金是否可退回,避免冲动预购,了解产品日常价格,可在不同平台和商家间进行对比,以免陷入“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
03
理性消费勿浪费
提前了解自身需求,列明购物清单。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喜欢和崇拜而盲目消费,更不要被主播和平台故意所营造的“价格低廉”“数量有限”或“秒杀”等商品短缺的氛围冲动消费。注意合理选购食品、美容护肤等有规定使用期限的产品,以防过量囤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4
要留意商品细节
要选择有商品细节介绍和图片的店,并跟商家沟通好,确认商品的特征、型号、颜色等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提前确认好消费的具体项目、内容、金额,避免一些“隐性消费”或“强制消费”项目的存在。收货时候也要小心留意,不能随便签字确认。
05
留存相关证据
留存商家相关促销宣传证据,如:商品促销宣传或直播广告宣传、优惠活动规则、承诺内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和快递单号等信息。建议对直播页面进行截图或录屏;对促销规则有疑问的,应当与商家进行沟通,留存聊天截图,以便后续维权。期间也要注意跟进物流动态,保护个人信息。
06
遇到纠纷及时维权消费者通过网购(含直播带货购物)可以按要求选择七日无理由退货。发生消费纠纷,和经营者协商不成后,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方式到商家所在地或者平台的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有关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供稿:禅城区消委会
编辑:禅城市场监管微信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