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参加过核酸检测的人要警惕!流调电话和诈骗电话有区别!

番禺融媒
+订阅

99%的人都会上当!

最近有很多人都被骗了,

现在是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

健康码和核酸证明

都是必不可少的凭证。

但是骗子却把手伸到了核酸检测上,

大家一定要警惕了。

套路如下↓

你是“密切接触者”?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钓鱼链接短信,谎称受害人是新冠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再以近期大数据行程卡访问量过大,存在系统故障为由,索取短信验证码确认行程轨迹,进而骗取钱财。

不明链接不要点!如果收到相关短信,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同行密接人员自查”的小程序里先自行筛查。

你的快递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诈骗分子伪冒“快递客服”给你打电话,谎称你的快递检测出了新冠阳性,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在你加了“客服”好友后,骗子向你发送虚假“官方网站”,并诱导你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走你的资金。此时还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你跳入。骗子以你的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你进行贷款,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

你的健康码有异常

诈骗分子冒充疫 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健康码存在异常,要求受害人速速前往公安机关核查。受害人相信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至 “公安局”进行线上调查,随后“公安人员”称在核查行程时发现受害人有几笔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

公安机关不会电话或者网上办案,更不会与涉案人员有金钱往来,以涉拐、经济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碍疫 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资金的都是诈骗,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疫 情防控线上排查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 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疫情排查工作不会收集您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请注意甄别,谨防诈骗。

核酸结果查询群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批量购买账号,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会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被做任务拿返利的诱惑落入刷单诈骗。

快速核酸检测结果

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核酸结果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这不仅可能影响疫 情防控工作,也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非法敛财的骗局。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后将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政府职能部门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形式与您取得联系,不会要求您提供个人或银行等详细信息,对于主动联系您的一定要心存戒备,并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请勿点击电子邮件或短信中与资金补贴有关的链接(即钓鱼网站),更不要提供您的个人信息!!

推销新冠特效药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

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以疫 情排查、涉疫需隔离、流调异常、“密切接触者”为由发送自查程序、核酸结果查询群、快速核酸检测结果、领取居家隔离补贴等为借口,令当事人心慌。

第二步:告知当事人可能信息泄露或系统有误,需转接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步:称当事人涉嫌犯罪,诱导转账以证清白。

警方提醒

1.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谨防误进钓鱼网站,泄露个人信息。2.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3.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包裹丢失赔付等问题,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4.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5.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6.如果被骗,请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拨打96110电话报警。

下面

小编再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流调?

流调电话会问什么?

接到流调电话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辨别流调电话和诈骗电话?

一起来了解一下

“流调”是什么?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是传染病防控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

“流调”主要是通过现场流调或电话流调,询问重点人群在某个重要时间段里的暴露史、接触史、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从而分析是否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或被传染疾病的风险,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密切接触者、确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

为什么要进行流调?

“流调”有助于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传播,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调查病例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风险范围,判定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

  2. 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提出防控建议;

  3. 开展疾病传播特征、重点场所感染风险点等专题调查,为加深疾病的认识、解决防控中存在问题和调整防控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流调电话一般会问什么?

01

个人信息

例如:姓名、年龄、现居地、目前所在地等。

02

健康状况

例如:近期有无不适,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近期是否做过核酸检测,近期是否购药或就医等。

03

旅居史

例如:近期去过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具体做了什么事情等;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具体做了什么事情等。

04

病例密切接触史

例如:同乘旅客、近距离交流人员、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围观群众其他接触过的人员等。

05

交通工具

例如:是否乘坐过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具体乘坐日期、时间、航班号、同乘旅客等。

06

其他必要信息

例如:其他一些与疫情相关或对疫情防控有用的信息。

接到流调电话应该怎么办?

接到流调电话时,不要慌张,被流调并不等于被感染,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核实来电号码真实性

  • 目前,广东省依托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将“12320”指定为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专号。特殊情况下,流调人员也会以本地固话或手机致电。

  • 来电归属地显示为未知或未标记的、来电号码为“00”或“+”开头的境外号码,并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电话。

2

配合做好流调工作

遇到流调人员登门拜访或电话询问时,应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报告行程轨迹、居住地址、近期接触人员。

注意:因刻意隐瞒行程、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疫情传播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3

做好防护,及时报备

接到流调电话后,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流动,避免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并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备情况,通知工作单位,说明相关情况。

如何辨别流调电话和诈骗电话?

广大市民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

也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

流调电话与诈骗电话

一表速览,教你辨别

流调电话

VS

诈骗电话

从来电外显辨别
“12320”卫生热线是涉疫重点人员排查专号 来电归属地为“未知”或“未标记”
特殊情况下流调人员会以本地固话或手机致电 来电号码为“00”或“+”开头的境外号码
从内容辨别

1.个人信息:如姓名、现居地、身份证号、健康码状态等。

1.询问财产等与疫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2.健康状况:近期有无不适、是否做过核酸检测、是否购药或就医等。 2.添加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后要求转账汇款。
3.旅居史:近期去过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具体做了什么事情等。 3.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4.病例密切接触史:近距离交流人员、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其他接触过的人员等。 4.发送链接让你点击,要求安装陌生应用等。
5.交通工具:是否乘坐过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5.要求提供个人正面照片或下载软件要求人脸录入。
6.其他与疾病防控相关的信息。

流调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为了您与他人的健康

请大家积极配合流调工作

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请市民们

相互转发周知~

来源:广东疾控、南方网、宁城县公安局、防骗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