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扫楼”百余栋!广州这家医院突击队连续驻扎高风险区25天

南方医plus
+订阅

在白云区的高风险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1队在这里已经驻扎了25天。作为第一批入驻白云区支援的攻坚队,他们辗转多个社区,摸准地形,实现精确打击,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坚持就是胜利,疫情一定能过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1队的领队李冠炜说。

通讯员 一医 供图

一天内完成100余栋采样任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突击1队共有19名队员,年龄最大的队员49岁,最小的22岁。作为第一批入驻支白云区支援的攻坚队,突击1队接管了白云湖街下属的第12网格,承担着高风险地区红码人员及密接人员上门采样任务。在经历第一天的工作后,小分队将12网格进一步划分区域,摸准地形,实现精确打击,同时及时调配小组之间相互支援,最终高效率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

随着白云湖街道的陆续解封,市一白云突击1队又被派往了松洲街道,接管了下属西洲社区的全部红码上门核酸采样工作。当天,他们完成了100余栋的核酸采样,其中红码上门800余户,完成近2000名居民的核酸采集。病理科常丽君医生在脱去防护服后全身已被汗水浸湿,队员们关切询问,他连说,“没事没事,我可以的,待会需要我还可以上”。

经过1周多的攻坚,西洲社区解封了,市一白云突击1队来到了第三站——嘉禾街道长红联社。在长红外围的第3社和第4社,支援大规模核酸采集,最终顺利完成9000余例的核酸采集。第二天开始,应社区要求,白云区小分队拆分成19组,以“一医生带一组”的形式接管茶园岗的逐栋下楼核酸采集工作。

核酸采集队变身紧急援助医疗队

“华兴花苑X房,目前考虑是脑炎,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在对白云湖街道夏茅管控区一栋小楼进行入户核酸采集时,白云突击1队的神经科何敏超医生、肾内科李亚敏医生发现一位女性患者有异样,立马联系社区医院进行转运治疗。

原来,两位医生在采核酸时,有一户男主人说妻子因为拉肚子起不来床。两个医生一听就觉得奇怪,20多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拉肚子导致起不来床呢?

要看到病人才知道具体情况,情急之下,核酸采集队这时候变成紧急援助医疗队,进入患者家中查看患者情况。“皮肤弹性还可以,心率也不快,没有缺水表现,电解质情况不清,可能需要抽血检查”,李亚敏医生分析。这时候丈夫唠叨了一句,他妻子好像前几天发烧了。

经过仔细查体,神经科的何敏超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是脑炎,如果是脑炎,情况就比较危急,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看患者情况不太稳定,两位医生立即对接社区医疗人员,随后救护车将患者送到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突击队员们不仅仅是检测队员,更是医疗援助人员,在检测核酸的同时,也尽力给社区人民带去力所能及的医疗保健服务——为患者进行脑梗死后遗症康复评估;对行动迟缓,上肢震颤的患者,给予照料者医疗建议;和社区医生交流基层卫生的难点等,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


【记者】朱斌

【通讯员】魏星 黄月星 李冠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