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盛会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的时代号角,为税收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阳江市税务局现开设“税月留‘声’十年间”栏目,回顾新时代十年来税收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感悟时代发展脉搏,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接续奋斗,笃行不怠,书写税收改革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生逢盛世信心满满,回望过去倍感幸运。重温公司走过的点点滴滴,小鱼丸逆袭成长的路径在眼前依稀可见。
我叫黄昭鸿,2009年加入阳江市平海水产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平海水产”),至今已有13年了。创立于1983年的“平海”品牌,前身是一家名叫“新记鱼丸店”的小铺子。陪伴平海水产经历近十余年的风风雨雨,看着家庭式小作坊成长为年产值过亿元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我与有荣焉。
黄昭鸿(右)和团队一起研究工作。
在老阳江的记忆里,马鲛鱼丸不可或缺。白色的鱼丸色泽晶莹饱满,食之滑润清脆,历史悠久、制作考究。自古以来,阳江沿海地区就有“没有鱼丸,不成宴席”的说法,这足以看出它在我们阳江人心目中的地位。
别看马鲛鱼丸小小一颗,深挖下去可大有文章。首先要选取大小适中的优质马鲛鱼,再把鱼肉剁成胶质状,加入辅料用手掌大力搓打摩擦,这样制作出来的鱼丸才最为爽口。早期,传统的马鲛鱼丸只能依靠简易器具,凭师傅的手工经验制成,缺少专业生产设备和行业统一标准,不具备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和品质控制能力。如今,平海水产年产“阳江马鲛鱼丸”3000多吨,产值近2亿元,产业化进程态势喜人。马鲛鱼丸产业能实现这么大的转变,十年前有一个关键转折点。
2012年以前,平海水产的一期厂房日产量只有5吨,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要求愈加严格,我们结合公司的发展需要,斥资5000万元建设二期车间。新建的车间日产量达20吨以上,高标准冷藏库一次达3000吨,全机械自动化操作的水产品加工生产线也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平海水产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各项指标取得亮眼增长,销售额和生产量齐齐迈入本地行业前十名。
黄昭鸿(左)在实验室了解产品信息。
产量提升了,我们开始思考下一步公司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在哪?那时候,税收专管员除了定期走访企业辅导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常常为我们的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在一次座谈交流时,税务部门给了我们灵感——时代在进步,马鲛鱼丸的制作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寻求突破,产业化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广阔。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开始着手谋划产业链布局、品牌打造、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陈出新完善产品矩阵,提高品牌竞争力。
2019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被挤压,幸好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缓解资金压力,平海水产才能在创新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当年,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年,增值税税率降至13%,我们当即享受税收优惠超116万元;2020到2021年两年间,公司又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512万元;今年,公司被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又实施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层层扩围,我们坚持将节省下的税费款投入技术研发,新品销售额占比稳定维持在三成以上。2020年新品虾滑销售额就达到1000万元,2021年“爆品”黄金鱼蛋单品销售超2000万元,产品更新迭代实现“后继有人”。
改变不止于此,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前行,政府部门的服务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就在几天前,公司财务人员告诉我,市里面的纳税服务运营中心正式启用了,从她欣喜欢快的言语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她对如今办税服务的认可和满意。正如她所言,以往办税缴费要“跑断腿”,现在只需“指尖办”就可以完成涉税业务。从原来的国地税“两头跑”到现在的“一家门”集约办理,从“跑马路”线下办到“走网路”“一键提交”,坦白讲,十年来,税务部门办税缴费服务越来越便利,企业涉税事项办理成本不断降低,我对此也倍感欣慰和鼓舞。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我看来,民营经济在这十年经济的起伏浪潮中得以保持发展韧性,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不断加码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民营企业都感到脸上有光、心里有底,一个个都“撸起袖子铆足劲”。
黄昭鸿通过阅读报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过去十年间,水产品行业最大的变化是量和质的提升。未来,我也将珍惜时代给予我们的发展机遇,用好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产业,以更优产品、更大创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经济力量。
【撰文】黄昭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