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镇委人才办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举办“传承名校名师精神 建设教育人才高地”沙龙,增强教育系统人才沟通交流,汇聚教育人才强大合力,进一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镇委副书记翟就洪,镇委委员袁伟忠,党建工作办、教育管理中心、人社分局、团委等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共话常平教育事业发展
活动上,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司马中学校长陈宗金,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谢纯财,市教育家培养对象、常平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振兴中学科组长邓汉盘,板石小学语文教师袁林琳等教育系统人才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及“师带徒”方面的经验等。
翟就洪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常平始终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强化人才引育、重视教师培养、优化队伍结构,着力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镇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全力做好造氛围、搭平台、树榜样、建梯队、强保障等五方面工作,在全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想方设法留住教育人才,建立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教育人才高地。
翟就洪还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喻,勉励教育系统人才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严谨治学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造活力。同时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致力“传道”,大力推广优秀教学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争做“四有”好教师。
袁伟忠充分肯定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要求教育系统和各学校加强组织引导,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进“三名”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好集团化办学优势,优化教师人才队伍结构。同时切实为教师队伍减负,全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力打造“东莞东部教育高地”
一直以来,常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大力培育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全力打造“东莞东部教育高地”。
截至今年10月,全镇共有1463名公办学校教师和1517名民办学校教师。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64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市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5人,市学科带头人56人,市教学能手316人。此外,2018年至2022年期间,镇教育系统共招聘72名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教师人才。
近年来,镇教育系统根据全市“莞邑良师”行动计划有关工作要求,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提升教师师德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配齐配强师资队伍为重点,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致力探索与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人才建设之路。
此外,常平还制定了《常平镇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大力推进“三名”工程人才梯队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努力发挥“三名”教师引领示范作用,精准培育莞邑良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