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许俊仟
在粤东地区的传统村落中,民居前往往有一口池塘,寄寓着“聚财聚气”的文化意蕴。近日,《南方》杂志记者走进揭阳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在古朴典雅的房屋前,就有四口徘徊着天光云影的池塘。不过在以前,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这份美好时常被池塘散发的恶臭打破。
起初,村民们尝试用清淤泥的办法来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挖完之后过段时间又恢复原状”。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相关技术团队,试图通过建立长效的水生态治理模式来找寻方案。
治标:将“死水”变成“活水”
“绿藻几乎铺满了水面。”省科技厅四级主任科员、南溪镇登峰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张雄智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到登峰村的场景。那天太阳很热,由于太阳的照射,池塘里出现了绿藻暴发的景象。
登峰村池塘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尽管原有水系被破坏、池塘富营养化严重,但未经处理的废水仍然持续被排入池塘。在村民邱楚坤眼里,这口池塘“淤泥比较多,脏垃圾黑废水更多,还有死鱼不时地浮上来”。池塘周边的空地,原本是村民休闲、纳凉、赶集的场所,承载着乡村的美好记忆。但难忍臭味的村民们,只能避而远之。
改变发生在这两年。
省科技厅驻南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永涛教授技术团队(以下简称“技术团队”)在深入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后,技术团队提出了“治标+治本”的水生态修复技术策略。与工作队制定了绿色修复方案后,技术团队便立即推进实施登峰村池塘水生态治理工程。
“登峰村池塘水生态治理工程前期,首先开展的是引水工程,将县道旁主河渠中的水引入登峰村四个池塘中。”技术团队介绍,这样可以将原来阻断的水系连通,降低池塘中水体污染物浓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蓄池塘水对周边农田进行灌溉。结合复合菌剂、快速净化剂,池塘净化效果立竿见影,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治标”。
源头活水来了,但如果不循环流动起来,池塘水体自净功能依然较差,还是容易造成淤泥积累。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和技术团队组织建设了水泵房,铺设引水管道,利用补水管道开展水循环工作。
“我们通过泵站和管道,把原来被隔断的这些水系又重新打通,将‘死水’变成了‘活水’。”李永涛介绍说。目前,引水工程正在登峰村有序进行,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能降低池塘中水体污染物浓度,同时也能满足当地村民灌溉使用的需求。
治本:将“活水”改成“净水”
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是农村池塘的主要污染来源。
对生活污水的源头进行净化再汇入池塘,可以有效地在源头阻断污染物。“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有三类,第一类是三级化粪池,第二类是膜生物反应器,第三类是人工湿地。”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胡胜春告诉记者,传统的处理技术不仅成本高,有的要定期清淤,也需要人工长期维护。
登峰村池塘水来源于雨水和经简易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为改变雨污混排的局面,我们采用了生物滴滤床技术进行雨污分流,让生活污水达到最高标准排放。”李永涛说。
据了解,技术团队在登峰村增设了2个生物滴滤塔,并采用高效生物滴滤结合氮磷靶向吸附填料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该项技术具有无需曝气、能耗小、剩余污泥量少、无需反冲洗和占地小等技术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这一新型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拦截净化,避免池塘的持续“外源性”污染。
此外,技术团队还通过生态浮床和景观植物等,重新建立了水生态系统,让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逐渐恢复。
这些技术工程看起来“高大上”,处理成本却比传统工艺还要低。“我们采用的系列技术,相比以前处理1吨污水成本从5毛钱以上降低至1毛钱之内,修复后的池塘还可以利用生态浮床种植水生植物和水芹菜等经济作物。”胡胜春说。
如今登峰村的池塘再也没有往日的黑臭。池塘鱼翔浅底,野鸭嬉戏,沿岸花香四溢,人们在池塘周边赏景、散步、休息,不远处的菜农在用池塘里的水灌溉。村庄正因黑臭水体的治理而变得更加美丽。
登峰村池塘改造后。受访者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目前,省科技厅正在以登峰村为试点,联合打造广东省水生态低碳长效科技治理样板。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含量”加入水生态治理,让美丽广东不断成为共建共享的现实。
本文责编丨林若川
统筹丨刘树强 赵媚夏
编辑丨周丽娜 陈冰青
校对丨杨明珠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