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爬树课受热捧背后,是人们对乡野童趣的向往

兴农评
+订阅

文丨别傲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小学开设爬树课上了热搜。据介绍,这门课一到六年级都有安排。钱塘区教育局表示,爬树课将在全区推广,未来让每一位学生都会爬树。学正小学副校长刘时范表示,这门课十分受家长欢迎,他们甚至希望开设爬树亲子课,也去学学爬树。

爬树本来是老祖宗的看家本领。2020年一个由英国肯特大学牵头的国际科研团队分析人类腿骨化石后得出结论称,生活于距今100万到300万年的人类祖先可能经常爬树。遥想上古时代,无论采食玩耍还是活命安家,不会这项本领一切都是白搭。到了现代社会,爬树几乎成了乡村顽童的专利。会爬树除了赢得小伙伴尊重,还能获得其他红利。乡下的建筑不高,只有“御树临风”的顽童,才能将一村风景收于眼底;乡下的水果不多,唯有爬树者能尝到最鲜的橘子桑葚。

爬树之乐,“文明”的城市孩子体会不到,碍于面子或体重失控的成年人也体会不到。可人类爬树的基因从未远去,一有机会就蠢蠢欲动。首先将爬树课搬上课堂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该校自2006年首创这门课以来,每年都是抢手课程。国内大学其后纷纷效仿,厦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别于2012年、2021年开设爬树课。然而,大学生终究不如小朋友灵活,在爬树方面尤其不占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杭州钱塘区将“爬树”列入小学体育课,无疑更具开创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随着城市化大潮席卷全世界,人与自然的互动大为减少,大家变得胆怯拘禁,普遍缺乏冒险气质。多年的应试教育之下,孩子们失去了太多童年乐趣。小学开设爬树课,顺应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勇气和身体,也将丰富城里小孩的人生经历。

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花朵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应对未来的社会挑战。而爬树这样的户外运动,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让人体会到挑战自我的乐趣。这对禁锢在课室中的孩子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便从实用角度来看,多一项技能就多一分求生的希望。就像游泳课一样,爬树在关键时刻也有救命的功能。

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成修订,新增了不少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内容,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按照文件精神,学校不仅要多开体育课,还要创新形式让孩子玩得更痛快、玩得更健康。越来越多学校开设爬树课,就是对文件精神的认真落实与积极探索。此前,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在爬树时受伤,学校也不愿意承担意外责任,所以没有开课的动力。学生体育运动伤害无法完全避免,如果就此取消一切体育课,无异于因噎废食。钱塘区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冒险的体育课也可以很安全。

期待更多有爬树课的校园,期待更多阳光的中国少年。加油!

编辑 王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