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收抢烘保粮仓!韶关曲江马坝油粘米进入收割期

南方+ 记者

风吹麦浪稻谷黄,曲江丝苗丰收忙。

金秋送爽,五谷丰登。南粤大地上晚稻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素有“粤北粮仓”之称的韶关市曲江区,近年来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5万吨左右。曲江区丝苗米(马坝油粘)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的晚稻刚刚进入收割期,尽管经过了“尼格”热带风暴的洗礼,马坝油粘米的丰收势头却不减分毫。

南丝苗北五常,丝苗源头在曲江。马坝油粘是韶关市曲江区传统的优质水稻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地域范围包括整个曲江区。1996年,马坝油粘米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荣获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马坝油粘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其他大米相比,马坝油粘米米粒小巧玲珑,无腹白,晶莹剔透、半透明,富有油质感,成饭后,饭粒稍曲卷,似虾状,入口香滑而软硬适中,饭后齿颊留香。2020年,马坝油粘米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超过7万吨。

眼下产业园里正抢抓晴好天气,安排联合收割机来回驰骋在稻田里,抢收晚稻。“针对尼格带来的低温降雨,我们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周期,提前做好了不同的备案来应对。”产业园种植实施主体广东盛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盛大)负责人程俊男告诉记者。

10月27日生成的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来势汹汹,虽然减弱为热带低压,但依旧给广东省的晚稻收割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持续的低温和降雨让稻田产生积水,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大概率出现倒灌,灌浆程度不够结实率降低,进而影响到产量。

据程俊男介绍,广东盛大韶关市衢江区樟市镇已流转基本农田近1000亩,致力于打造马坝油粘米种植示范基地。今年由于受到热带风暴尼格的影响,平均产量比往年降低约20%。

“尼格”使部分田块出现了倒伏,导致今年晚稻的收割进程推迟了一些,11月9日天气转晴,基地水稻开始收割。“由于种植规模较大,全田水稻长势略有差别,针对仍处于灌浆期的水稻,采用干干湿湿壮籽;针对已处于成熟末期的水稻,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抽水机排水晒田。同时,开始收割前我们已经联系好了烘干厂预约烘干,一边收割一边烘干,尽全力保障晚稻产量和质量。”程俊男说道。

“干干湿湿壮籽”是指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间湿润,采用灌一次水后马上放掉,到田边开始发白时,再灌一次水,再放掉的方式,称为灌好“跑马水”。这样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既能保证晚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又能保证晚稻根系对空气的需要。

“我们一直和曲江区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保持着合作,目前他们拥有3-4台收割机,我们根据烘干进度随时调控收割机台数。收割好的稻谷由拖拉机运输到烘干厂。”程俊男告诉记者。

广东盛大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合作社合作,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流转农户土地,带动约2600户农户种植马坝油粘米近5200亩,平均每户增收约2500元,有效推动油粘米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据程俊男介绍,基地流转农田的土地租金为950元一亩,5亩水田的租金每年约5000元。

今年7月,台风“暹芭”肆虐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作为曲江区粮食生产地之一,产业园调动各类主体,投入到早稻抢收抢烘的行动中。锦城无公害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是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合作社的水稻机械化烘干任务重、需求多。

“7月台风来时,烘干机近乎每日24小时连轴转。”冯锦城介绍,合作社使用热泵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比起其它类型烘干机生产的稻米质量好。因为它控温效果好,效能高,绿色环保,没爆谷,生产出来的米质好色香味俱全,全回收率高。”

目前,合作社5台10吨烘干量的烘干机,极大的方便了周边乡镇种粮大户和农民的粮食烘干,最大限度的减少稻谷损失。

据了解,2021年,曲江区农业机械管理局作为农机方面的主管部门,经过前期论证,积极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2021年中央财政节能环保型水稻机械化烘干中心建设项目,并获得审批。从2021年2月起,开始在曲江大塘、沙溪、樟市等4个产粮镇布局新建5个节能环保型水稻机械化烘干中心。

“根据曲江区农机局的烘干中心建设项目,结合原有的烘干设备,目前樟市镇有2家烘干厂。我们基地主要是与其中1家烘干厂合作,烘干进度暂时没有问题。由于我们基地也参与了烘干中心的建设,明年将会有自己的烘干设备。”程俊男告诉记者。明年广东盛大将拥有3台10吨的烘干设备,进一步提高产业园的烘干能力。解决因晾晒场地受限,多雨高湿天气导致稻谷霉变、发芽等突出问题,确保颗粒归仓,保障粮食安全。

按时播种,科学防灾,是广东盛大确保水稻丰收的秘籍。“这几年,我们也开展马坝油粘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繁育、引种工作,推广水稻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使用无人机水稻飞防技术,加强基地化生产管理等措施,为马坝油粘米稳产高产、绿色生产打下坚实基础。”程俊男说。在上半年雨水泛滥的情况下,广东盛大依靠水稻‘三控’施肥和土壤调理等技术,早稻依然获得了丰收。

据程俊男介绍,除了烘干中心,接下来产业园还将打造盛大粮食生产加工仓储设施设备、数字农业项目,让马坝油粘米这一延续千年的美味继续在当代焕发光彩。

【记者】王江月

【来源】南方农村报 乡产与国际事业部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赵飘飘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