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始终坚持走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正确路径,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强劲引擎,以全域推动党建示范镇村创建为抓手,推动全镇各村立足自身实际,在树样板、锻长板、补短板上铆足干劲精准发力,以发展农业产业、传承红色精神推动群众物质生活双富足为目标,打造出一批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村,以点带面、以线连片推进思劳全域铺就“党旗红、沃野绿”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助推云城在“提升首位度、建设都市圈”的新征程中大踏步迈进。
创新培育机制,激发“群雁”活力
“支部强不强,重在领头羊。党建示范镇村创建工作的高质高效推进,‘头雁’给力不是充分条件,却一定是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创新‘头雁’培育机制,多措并举提升‘头雁’领飞本领、激发‘群雁’活力,凝心聚力投身党建示范镇村创建行动。”思劳镇党建副书记秦萍胸有成竹地说。
为铸牢党建示范镇村创建“主心骨”走好“振兴路”,今年以来,思劳镇立足育强“头雁”队伍,创新开展“支部书记进机关”跟岗锻炼活动,推动各村支书针对本村发展弱项向镇党委学政策、学眼界、学思路、学业务,提高党建示范村创建质量。自今年5月起,思劳镇已组织15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到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等镇机关部门进行跟岗实训,启发创新思维提升发展能力。
同时,思劳定期组织开展“借他山之石,谋发展新篇”活动,根据各村发展特色分批次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培训,通过精心选取观摩点、系统安排学习行程,让村干部从基层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不同领域的党建示范点中找到突破瓶颈妙招、理清下一步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全镇已组织15个行政村50多名村干部到前锋镇罗坪村、腰古镇联强村、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簕竹镇良洞村等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活动12场次。
用活红色资源,创建党建示范村
“云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游击根据地,我们云贡村的孩子从小就是听着村里老人讲革命故事长大的,红色印记深深根植于村民们的血脉基因之中。”云贡村党总支部书记许木辉自豪地说。
云贡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思劳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该镇以建设红色村为抓手积极挖掘、用活全镇红色资源,让“红色”成为思劳镇最鲜明底色、最亮眼标签。
思劳镇聚焦巩固拓展红色党建示范镇村创建成果,推动梁桂华纪念馆所在地鸡村村委、云贡村“省级红色村”等已打出名堂的红色村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深入搜集革命旧物、革命故事,树立黄海华、李永全等为民服务的党员先锋、身边“好人”示范典型;升级增设红色元素还原革命场景,营造村内沉浸式红色氛围;积极开展“七个一”“家门口的红色体验之旅”等活动,充分发挥红色阵地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今年以来,鸡村村委、云贡村已接待市内外游客8500多人次,让广大党员群众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梁桂华廉洁教育基地。
另一方面,该镇聚焦红色资源再挖掘再利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查核实全镇红色遗址、红色景点、红色旧物并编制形成《思劳镇红色资源地图》,根据地图推动红色资源丰富的思劳村、云初村、古律村村等分别围绕思劳村党支部遗址、云浮县党组织革命活动旧址、赵氏宗祠等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为特色创建党建示范村,打造“红色文旅研学产业带”,构建起“一带两片多点”的红色网络。
盘活土地资源,壮大特色产业
“之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老人又干不动,大块大块的良田长满杂草,看着就心痛!现在多亏了支部引领,好党员带头,村里的好长老、好队长、好亲戚、好邻居、好乡贤们也尽心尽力支持配合工作,现在我们村的撂荒地流转集约起来了,云生公司等龙头农企引进来了,大片优质水稻种起来了,我们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了!”思劳村村民严伯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思劳村好党员、好队长带领村民复耕复垦。
产业兴,则乡村兴。发展农业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基和必经之路。思劳镇引导各村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确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引进扶持专业农企,发挥好农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好人队伍”强力推动作用,盘活撂荒地、闲置土地等土地资源;同时利用村企党建共建作用实现资源共用、技术共享、实事共办,以家门口的就业致富机会吸引村民加入专业化种植队伍、进行规模化种植,打响特色产业品牌实现村企民增收致富、多方共赢。
在这样一套党建引领聚合力的发展模式下,思劳村党支部集约了80多亩撂荒地与周边100多亩农田,与云生公司共同打造的种植、采收、销售“一条龙”式的优质水稻产品流通链条,推动撂荒地复垦复种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布里村党支部集约100亩闲置土地,以“公司+农户”订单式种植方式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打造出“思劳布里”马铃薯商标,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3万元;江尾村党支部充分盘活利用“四小园”、“三清三拆”的闲置土地4000多平方米,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推广种植紫淮山形成江尾村特色产业……通过创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示范村,思劳镇以“党建红”带出了“火日子”,用“撂荒地”种出“致富果”。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再佳
【通讯员】邓银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