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一医院迎建院141周年|日间医疗中心高效运行的安全“密码”

南方+

入院、手术、出院大部分在24小时内完成,还可进行医保报销;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还可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治疗效率……这种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日间医疗模式每天都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下称“日间医疗中心)展开。

6月26日成立至今,日间医疗中心运行成效初现,手术已达700余例,手术涵盖腹股沟疝、声带息肉、痔疮、输尿管结石、腺样体肥大、宫颈病变、冠状动脉狭窄术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并认可这种手术模式,而这种改变背后却凝聚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个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大胆创新。

11月11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来建院141周年,日间医疗中心的高效运行是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彰显与弘扬医院底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今年6月挂牌成立。吴剑供图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今年6月挂牌成立。吴剑供图

探索临床新路径

“一站式”管理降低患者无效等待治疗时间

据了解,“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一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日间手术常被比作打排球的“短平快”,因时间短、效率高、病床周转快、患者支付费用少,受到医院和患者的欢迎。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最新印发了《关于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的通知》,提出了708种可以进行日间手术的术式,旨在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而在国家卫健委近年来对公立医院的“国考”中,日间手术占比也成了很重要的考核指标。

今年6月26日成立的日间医疗中心,其前身是日间手术中心。在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杨胜利看来,从原先的日间“手术”中心到现在的日间“医疗”中心,虽然只有二个字的差别,却是该中心一次跨越式发展,也是一次临床路径的新探索。

在日间医疗中心,患者院前诊疗、住院手术、出院随访已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过去患者要住院,首先要在门诊开住院卡再到住院做3~5天的检查才排手术。手术后又要经过一周左右的恢复才出院。”杨胜利说,“而现在患者在门诊就能完成所有检查,经医生评估后,适合日间医疗的即可与患者沟通手术时间安排入院。不少患者早上入院当天就可以出院回家。”

杨胜利说,日间医疗中心完成的治疗项目已不限于日间手术。接下来将开展化疗治疗。“不少癌症患者术前需要辅助化疗的,以前只能在肿瘤科等床位,不但时间长还有可能延长病情。今后,这类患者可以在日间医疗中心进行治疗,当天化疗后当天可出院。”接下来,日间医疗中心还将开展淋巴结切除术、颈部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等手术。

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日间医疗中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质量高等特点,有利于提升病床周转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减少费用负担、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少创伤、加速康复等等。目前,已获得了越来越多住院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和信任。该中心的患者除佛山本地患者外,还有来自肇庆、江门、中山等周边地区的患者及四川、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外的患者。

日间医疗中心运行3个月来成效初现,手术已达700余例。戴嘉信 拍摄

日间医疗中心运行3个月来成效初现,手术已达700余例。戴嘉信 拍摄

高效便捷

高难度手术实现入院到出院24小时完成 

杨胜利说,该中心运营的三个月时间里,手术量稳步上升。目前,日间医疗中心的手术已达700余例,包括腹股沟疝、声带息肉、痔疮、输尿管结石、腺样体肥大、宫颈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等手术。其中日间手术病房完成533台,三四级手术201台,二级手术322台;肺结节专科完成173例手术,四级手术141台,三级手术32台。

“日间医疗中心目前有5名医生和15名护士,短短3个月的三四级手术量已相当于一家普通中小型医院一年的手术量。”杨胜利说。

此外,日间诊疗中心还多次通过微创手术将恶性肿瘤扼杀在早期。

上周五,接受完肺结节术后顺利出院的35岁患者黄女士,在出院前给医护人员送上了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 仁心仁术诚可贵”的锦旗。她感慨,幸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详细检查,才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肺结节,避免了演变成恶性肿瘤。“没想到手术后恢复这么快,太感谢你们啦。”黄女士说。

原来,黄女士的母亲是一名肺癌患者。医生考虑肺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于是建议黄女士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体检时,通过胸部CT发现其肺部有7毫米和5毫米的2个肺结节。经医生分析,该结节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其影像学特征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推荐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及时切除了早期癌症结节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以往此类患者出现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才就诊,发现时多属肺癌晚期,5年生存率仅10%~20%。”杨胜利说,“其实,如果通过早期检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治疗,患者是可以拥有更高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

据了解,目前日间医疗中心肺结节专科收治的肺结节病人中,肺癌诊出率超过87.5%。

严把安全质量关

多学科协作保障日间诊疗安全高效

一天就出院安全吗?手术质量如何保障?术后居家康复时出现并发症怎么办?对此,杨胜利表示,“日间手术虽然缩短了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的安全保障以及手术的质量水平降低了。这对医护人员从医疗技术水平、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手术质量,对日间手术的医生设有很高的技术准入门槛。要求参与日间手术的医生,必须是在同一个病种的手术有多年经验的高年资医生。

日间中心护士长罗丽芳介绍说,患者从进入日间医疗中心门诊就诊开始,医生要行使安全第一道关。医生根据患者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日间医疗。麻醉医生则要在日间手术前经过充分论证。杨胜利说,患者入院前评估、麻醉评估、离院前评估等该做的检查和评估一项都不能少,只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进行日间手术,术后确认没有手术和麻醉并发症风险,才可以出院。通过术前检查及风险评估、术后随访等实现对患者的全周期照护,减少手术风险。术后第1天、第3天还有专人随访,如出现术后不适可通过医院开辟的绿色通道复诊。

据了解,日间医疗中心包括肺结节专科、日间手术病房及术前放化疗三个部门,分别设立25张肺结节专科病床及27张日间手术、术前放化疗病床。杨胜利说,日间医疗中心采取“集中+分散”的管理模式,目前两种管理模式优势初现:一是日间病房集中管理,设置专用的诊疗区域、专用手术室,方便同质化管理;二是分散于专科管理,其优势体现在流程运作成熟、手术安排灵活、医疗资源利用率高。日间医疗中心的诊疗涉及临床、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协作,已经建立起相关质量安全管理和保障制度。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正让越来越多患者享受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红利与便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发挥多学科优势,助力日间医疗中心高效运行,为全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助力。

【撰文】夏小荔 陈润钿

编辑 朱苏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