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守“阅”人⑪|“深二代”选书师:制造人与书的偶遇

南方+ 记者

张小燕

好书,环境,陪伴,都可以是书店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在深圳,一座连续16年24小时不熄灯的“星光阅读栈”,是城市中轴线上的文化“乌托邦”。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曾见证法考青年“以书店为家”的拼搏,中年大叔拿长长书单索书的执着,更是在今年一年内两次登上央视。

它是一个时尚文艺购书空间,思想碰撞的心灵驿站。而这一切环境的构造基础,则是书架上的一本本沉甸甸的“思想结晶”。选品是一个书店的灵魂,代表着书店的气质和品味。

张小燕

“选书师”的概念出自《东京本屋》。他们更像是“编辑书架的人”,通过为书店选书并设计书店内的图书陈列,让实体书店重新焕发活力。

在深圳,在全国唯一连续经营16年不熄灯的书吧做选书师,是什么体验?刚从广州毕业的张小燕,便选择回到她成长的地方深圳,每天纯粹地和书打交道,通过书制造与人的偶遇。张小燕

张小燕

文静的面庞,配上黑色圆框眼镜,格子衬衫外面,套着一件书吧工作服——第一次在24小时书吧见到张小燕,她刚结束新书的请配工作。这位99年出生在深圳的女孩,在这儿已经工作一年半时间。

这位23岁的姑娘性格沉静内向,成长于“阅读之城”,中学时代常去深圳书城宝安城看书。“特别是高中时期,还有一些叛逆和忧郁,在书城静谧的氛围下,看一些书,很神奇地感觉自己被治愈了,又有一种向上的动力。”从那时候起,她就开始很享受被书包围的地方。

张小燕

“那时候开始就想要在图书馆、书店工作了,本科学的中文,还自学了图书馆学”,于是,她还未毕业就迫不及待来到24小时书吧实习,虽然工作与理想有所出入,但总体很让她享受,“印象中的书店是静态的,书店主选书进来之后,等着顾客挑选。现在觉得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书动起来,让更多读者接触到好书。”

作为选书师的日常生活第一站是逛豆瓣,浏览新京报、界面文化、三联生活周刊等全信息平台的最新动态,了解时势与民生。同时,关注权威公众号和小红书的读书博主,每天定量采购和阅读图书,以便思考策划新的分类主题。就算在休息日,也会选择去深圳其他独立书店学习。

12个主要书架,4000多个品种,15000多本书……这是张小燕作为选书师负责的工作范围。与普通书店相比,24小时书店的选书标准更为先锋、新颖,类目多为文学、社科类,上架的书更受高学历读者的喜爱,而中文系毕业的她恰好擅长文学领域。

张小燕

她的选书对象画像是25-35岁,想要在闲暇时间阅读经典的白领人群。替顾客快速从这里找到想要的书名,或者为不知所买的朋友推荐新书,张小燕乐在其中:“我们的文学类书籍卖得最好,每卖出一本书,都很有成就感。”

选书师的工作比想象中繁琐。书架整理、图书进货、销售分析,滞销图书的退货,都是需要她一一顾及。当一本书选进书店之后,需要提升动销率。每周两次进货,每次十几二十种新书一到,就会被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在这个面积不大的书店,一个月能卖出50本,就算是不错的成绩。

繁琐的工作和不高的薪酬并没有打消她工作的热情。“细碎的琐事也曾让我意志力动摇,但是还是得自己克服。”小燕说,如果可能的话,想要一直这样做选书师。张小燕

张小燕

顾客来到24小时书店的时间比较集中,每天早晨8点-10点就来了,节假日的时候则7点半就等在门口。

3-5个员工分三班倒,除了日常整理书籍,选书师小燕还会为顾客准备一些“小惊喜”。“通过图书陈列,制造一些人与书的偶遇,让顾客通过我们的小主题,可以读更好的书。”小燕这样分享这份工作的意义。24小时书店会根据月度的节气和氛围,变换主题。“比如8月,我们的主题是‘仲夏夜之梦’,会推荐和夏天有关的书。”

张小燕

选书代表了一种品味。顾客的赞扬,往往是对她最好的褒奖。让她印象很深的是一对夫妇,经常夜间来买书,挑书一次挑十几本。“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房字,每个房子放了很多书。所以当他们认为我们的品味很高时,我非常欣喜。”

高品位的选书也会吸引高品位的客人。建筑测量师、估价师、律师、证券分析师……他们都喜欢选择这里准备考试或工作,在紧张工作之余随手翻看一本书,收获片刻的惊喜。比如中学生来做作业时,喜欢偶尔翻看看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工作的人喜欢工具书和文学类的书。

来到这里的小读者,也个个都不简单。有一次小燕更换展台上的书的时候,旁边的初中生看到了,给她推荐到了一本三岛由纪夫的《潮骚》。去年圣诞的共读会活动上,书吧招募了几个小学5年级到初一的学生,共读狄更斯的《圣诞颂歌》。让小燕惊奇的是,如今深圳的学生知识面很广,不仅大量阅读,还能说会道,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张小燕

这里既是学习空间,也是文艺空间。中秋节的时候,小燕会策划“在月上写诗”的活动,给读者提供字的贴纸,让他们在月亮卡片上一个字一个字贴成诗;情人节的时候,会做一些花束,和书搭配做成礼盒。

“越在书店工作越觉得,书店是沟通书和读者的桥梁。”谈起在这里工作的收获,小燕欣慰地说,对图书的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反而更能坚持初心了。

【统筹/采写】郭悦

深圳守“阅”人

编辑 李定 实习生 翁若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