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做为南方方言里面
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
是广府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
越秀区是广府文化聚集地
为继续挖掘粤语魅力
让粤语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
特举办“粤颂花城”评选活动
欢迎各位喜欢粤语的学生报名参加
活动特色
活动以“含粤量”作为评审参考标准之一。欢迎懂粤语的学生参加,更欢迎和鼓励不懂粤语但愿意讲几句粤语的学生参加。
活动采取以“网络传播”为主,运用当今短视频、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利用数字化传播特征,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活动信息
01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流行文化演出协会
协办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承办单位:“粤颂花城”评选组委会
02活动时间
2022年11月-2023年1月
03活动对象
广州市中小学生
04活动要求
请围绕广州市越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色旧建筑、文化景点等,如五羊石像、镇海楼、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纪念堂,提交语言类相关节目视频,包括及不限于故事、相声、朗诵、唱歌等,时长不超过4分钟。
(分粤语组、国粤混合组。个人节目、团体节目不限)
05活动阶段
1、网络报名(11月27日晚上24点截止)
在11月27日晚上24点前上交作品视频和报名表到官方邮箱492185532@qq.com。作品必须是视频格式,视频大小控制在500M以下。作品命名格式:组别+区+姓名+联系电话。提交后即报名成功,逾期无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
2、专家指导(11月27日-12月4日)
由组委会挑选优秀作品的学生进行一次线上(或线下)指导,进一步优化表演质量。
3、短视频录制(12月10日-12月18日)
由组委会统一录制。
4、网络传播(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7日)
短视频平台传播,评委评选。
5、颁奖典礼阶段(2023年1月7日晚)
获奖者将受邀出席颁奖典礼,并领取获奖证书。
6、广府庙会专场演出(2023年2月份)
由组委会统一排练,挑选部分优秀参赛者参加(待定)。
06评审标准
粤语组:故事内容45分、表演能力45分、传播量10分,共100分。
国粤混合组:故事内容30分、表演能力30分、“含粤量”30分、传播量10分,共100分。
07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指导单位奖
08版权说明
组委会对进入短视频录制阶段的学生作品享有包含但不限于短视频平台等相关媒体出版、发表的著作使用权,对被采用的作品不再另外支付稿酬。
本活动不涉及任何收费,发放电子证书
指导老师
黄昭平,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管乐协会常任理事,APBDA中国南方委员会秘书长,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中国广东展演评审委员,中国广州管乐学会创始秘书长,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州管乐团团长兼指挥。
历久不衰的粤语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英语可以让你走得更远,而粤语却可以让你不会忘记从哪里出发。
龙虾哥哥,广东广播电视台嘉佳卡通卫视主持人。
语承千古,粤韵悠长,今音永存古音在,九声六调扬四海。传承弘扬粤语文化,爱母语才能更好爱国。
欣怡,广东省资深媒体人,国粤语配音演员。
保护传承粤语文化,从孩子抓起,在广府文化的历史长河,粤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萧桦坚,佛山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粤语脱口秀艺人,本土音乐唱作人。
传承粤语,除了彰显粤文化历史底蕴的学术化,理论化方向之外,同样需要让粤语趣味化,大众化,流行化。传承始于传播,热爱源于喜爱,身为本土文艺人,我们应致力于创作更多让年轻人和“细路”们喜闻乐见的粤语作品,让讲粤语变得更“潮”。
区艺献(悟空),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融媒制作人,粤语讲古传承人,广东电台FM97.4《我要去旅行》、《开心一点》节目主持人,相声演员、栋笃笑演员、72家房客特约演员。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平等的,粤语需要自信,也需要你能厚着脸皮讲,真正热爱粤语,就是要把它时刻握在手上,薪火相传,真的需要你嘴上说说,多说说。
上汤靓面,广州广播电视电台节目主持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口粤语系自己人,传承母语才会有根,世世代代齐力同心。
陈嘉慧,广东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主持人。
短短的一首粤语童谣《落雨大》,充分展现了广府特色——潮湿多雨、青石板路,再用极富音韵美的广州话唱出,试问有边位细路哥听到会唔中意呢?如今的粤语沟通环境可能不比我们这代人的小时候,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通过多样的方式传播广府文化,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张健(John叔叔),SingUp(声噏)配音组创始人,资深粤语配音导演,录制院线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粤语版,录制院线电影《熊出没:狂野大陆》粤语版,录制电视剧《都挺好》粤语版,录制电视剧《欢乐颂》粤语版。
粤语的九声六调,是广府文化古今传承的纽带,我们当通过它扎根历史、活在当下、畅想未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