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 延续文脉
主 题:“五百年最美”顺德文物述故事
推送时间: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每月一期,共十期)
指导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佛山市顺德区文物保护巡查工作办公室
本期协办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
篇首语
“五百年最美”顺德文物述故事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用顺德不可移动文物讲好文物故事,是我们顺德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距今已570年,我们推出“五百年最美”顺德文物述故事活动,就是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讲好顺德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历史、文化,使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创造力的源泉,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成为扩大顺德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宏大雄伟的状元宗祠
右滩黄氏大宗祠
右滩黄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右滩村新村社五巷1号。始建于明代,现存清代建筑风格。右滩黄氏大宗祠是明万历状元黄士俊的家族祠堂,2006年重修,现占地面积为1614平方米,已活化为状元文化展览馆,陈列和展示中国科举制度以及顺德状元等相关资料。
右滩黄氏大宗祠最特别之处就是三门五间三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主建筑为五间三进,间距极为开阔。建筑规模宏大,集灰雕、砖雕、石雕、木雕和陶塑之大成,祠堂木雕工艺尤为精湛雅致,极具珠江三角洲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典型艺术特点。
右滩黄氏大宗祠另一特色所在是祠堂内建有(双拜亭)。据不完全统计,顺德现存建有拜亭的祠堂仅有三座,分别是杏坛镇昌教黎氏家庙、乐从镇大墩梁氏家庙,然后就是杏坛镇右滩黄氏大宗祠。当中只有右滩黄氏大宗祠的拜亭为双拜亭,其他的均为单拜亭。
现随小编一睹状元宗祠的古韵吧!
右滩黄氏大宗祠
在古代,想要建造三门五间三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需要取得一定的功名才能取得建造资格,而右滩黄氏大宗祠的建筑布局,凸显了其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宗族名望。
右滩黄氏大宗祠外旗杆夹功名碑
右滩黄氏大宗祠外地堂右侧密密麻麻立了一片旗杆夹石林,记载着明清不同时期黄氏家族科举考试中榜学子的功名,彰显黄氏家族荣耀,蔚为壮观。
右滩黄氏大宗祠头门
黄士俊铜像
黄士俊(1570—1655),字亮垣,自称“碧滩钓叟”。顺德杏坛右滩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状元,为顺德建县后第一位文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也是顺德清晖园最早的创建人。
清咸丰《顺德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黄士俊为“一甲一名,大学士”。一甲一名,指的是科举一甲中的第一名,即是状元。明清时期,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通称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最高的荣誉。
右滩黄氏大宗祠正门上方镂空花鸟饰纹木雕
和“兆启鳌头”包金大字
右滩黄氏大宗祠正门上方镂空花鸟饰纹木雕
和“徽流燕翼”包金大字
右滩黄氏大宗祠头门金漆木雕梁架
右滩黄氏大宗祠头门的梁架装饰有精美的鳌鱼托脚以及以“赴京赶考”、“衣锦还乡”等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金漆木雕。
右滩黄氏大宗祠中堂
右滩黄氏大宗祠中堂内左、右金柱上雕刻有黄士俊殿试时的金漆对联。相传,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间,黃士俊参加殿试,殿试的上联是“扫叶烹茶,宝鼎烟中浮蟹眼”,黄士俊对的下联是“倚松酹酒,金杯影里动龙鳞”。万历皇帝十分赞叹,即点黄士俊为状元。
右滩黄氏大宗祠内双拜亭
右滩黄氏大宗祠内建有双拜亭,双拜亭彰显了黄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一品百龄”牌匾(顺德区博物馆展品)
“一品百龄”牌匾,为当时明崇祯皇帝以表祝贺,钦赐给礼部尚书黄士俊的父亲黄镐百岁寿庆的牌匾。
右滩黄氏大宗祠全景
右滩黄氏大宗祠是杏坛镇的文化地标和历史名片,承载着状元家族的优良家风,为后人树立起楷模,激励后人奋发努力、光宗耀祖。2002年7月右滩黄氏大宗祠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撰 稿 :梁 丹
排 版 :张 扬
审 校 :胡志辉
审 核 :萧志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