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要点》,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下文简称“中山三院肇庆医院”)成功入选,成为粤西首家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医院。
图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苏金海 摄
引进新技术近一半为肇庆首次开展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着力推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经验,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解决群众异地就医和看病难问题。
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意味着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医院管理等方面,要代表着区域顶尖水平。
中山三院肇庆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2021年11月22日,该院投入运营,占地面积201亩,总建筑面积22.87万平方米,远期规划床位1800张。
“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肇庆政府真支持、中山三院真输出、依托医院真起效三方作用的共同结果。”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常务副院长卫洪波表示。
过去一年,肇庆市委、市政府关心群众就医问题,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全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项目用地、项目资金、人才引进、配套设施等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
作为输出医院,中山三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拥有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干细胞、纳米、大数据三大支撑平台;5G赋能多院区同质化运营一个标准。
中山三院对肇庆医院实行“垂直纵向延伸”管理,向肇庆医院派驻60多位骨干医护人员,其中30多位具有博士学历,检查结果等数据也与天河院区互联互通。同时,中山三院的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也将整体搬迁到中山三院肇庆医院,为肇庆带来“拳头科室”。
目前,由中山三院派驻到肇庆医院的专家占肇庆医院总人数的30%以上,引进至肇庆的新技术已达70余项,其中近一半为肇庆地区首次开展。
如今的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配套2700多台高端医疗设备。截至2022年10月中旬,医院门诊量累计超过11万人次,最高日门诊量超过1000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达68.54%,开展了多例填补粤西地区空白的高难度手术,带动提升了粤西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了地区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
助力肇庆打造粤西医疗水平高地
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对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和肇庆市来说,都意义非凡。
“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支持下,我院将全面提升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卫洪波说。
机遇的另一面是动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要求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学科部署,强化科研能力,完善体系架构,以智慧化为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患者服务水平。
对肇庆来说,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可以有效缓解肇庆市医疗卫生资源较为紧张且配置不够均衡、公立医院床位总数相对不足、优质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对建设健康肇庆具有重大意义。
肇庆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推动肇庆市医疗卫生事业提速发展,有助于把肇庆打造为粤西地区医疗水平高地,有力弥补粤西医疗服务短板,提升肇庆在粤西乃至整个广东的医疗地位。
卫洪波表示,下来,中山三院肇庆医院将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承担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重任,示范和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辐射和引领区域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国内一流的肝脏疾病诊治中心、华南一流的消化疾病、心脑疾病诊治中心及区域平疫结合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中心,构建区域高水平教学培训基地和科研创新平台,打造粤西龙头医疗机构,建设“立足肇庆、面向湾区、辐射粤西”的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南方+记者】刘亮
【通讯员】王嘉贤 邓泠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