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有没有沉浸式观看过一场完整的直播带货,你都很难不注意到它。这门生意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已经深度融入电商的消费链条中。《2022年淘宝直播年度新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4.6亿,占网民整体的44.9%,年增长为19.5%;其中,有66.2%的用户曾观看直播后做出购买行为。换句话说,有三分之二的人在看直播后直接下单。
近几年,直播电商的崛起,使直播间成为618、双11等购物狂欢新战场。在“猫狗对决”的格局之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悄然加入战局。
说到直播带货,绕不开的就是超级主播。从薇娅从直播间消失,到李佳琦在今年双11前回归,曾经平分春色的直播带货领域,正迎来一场巨大的变化:腰部主播获得平台更多扶持而上位;品牌逐步减少对带货主播的依赖,发力自播渠道;AI虚拟主播24小时在线,甚至某些核心带货指标不输真人……在这背后,是平台、主播和品牌三方,围绕GMV(成交额)展开的一场博弈。
4.6亿人围观 2/3下单 流量打法的大生意
直播带货刚刚兴起的时候,还有“这与电视购物有什么区别”的疑问,但显然,这门生意的潜力不容低估。4.6亿人围观,“眼球经济”的爆发力在直播带货领域得到充分展现。
在艾瑞咨询2021年发布的《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报告》中,直播下单用户占观看直播用户的66.2%,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的用户曾观看直播后做出购买行为。数据显示,淘宝直播累计观看人次已超500亿。2021年度,淘宝直播人均观看时长增长25.8%,见证直播电商“常态化”融入消费者的生活。在这一年,淘宝直播上架货品件数增长53.0%,成交件数增长16.6%。
近三年,直播电商经历了野蛮生长。2020年,多个直播平台刮起了明星直播风潮,各种明星带货首秀层出不穷;2021年,掀起了GMV的对比战,主播单场GMV不过亿都不敢发海报;而2022年则成为平台去头部主播化的分水岭。
超级主播的消失或回归,并未改变直播带货的一路向前和全面开花。今年的双11,淘宝直播的新变化带来客流的增加,罗永浩、李诞、俞敏洪、刘畊宏妻子ViVi同台亮相淘宝直播。各大主播当晚的直播间非常热闹:罗永浩直播间场观超1000万,粉丝累计达到609万;刘畊宏妻子ViVi也在淘宝直播迎来首播,半小时内观看量突破百万人次,并为消费者带来了34款健康茶饮及个人首创品牌VIVICYCLE的新品;俞敏洪则现身“新东方好老师”淘宝直播间,不卖货做教育直播,在一个小时的直播里最终吸引了150万人观看,相比去年双11猛增84倍。
从历年数据来看,直播成交规模最大的行业TOP3为:女装、美妆、珠宝,整体而言,服饰类依然是“霸主”,但母婴、家居家装渐渐进入TOP行列。
从个人形象到家庭空间,消费者个性化的表达领域拓宽,带动了直播电商新垂类的快速增长:面向住宅的设计服务、家居智能用品、整装定制等增长迅速,其中,整装定制的直播间增长超过302.3%。同时,更高功能、智能化的家用消电产品也在直播间大受欢迎,尤其是其中的“套装组合”,如:整体厨房、家电套装、空调套装等等,“一站式”的消费需求趋势显著。
平台主播品牌 围绕GMV的博弈
直播带货满场繁华,实则暗流涌动。平台、主播和品牌,三方外松内紧的博弈无处不在。
曾经的超级主播就像“梦工厂”,只要进得去直播间,东西就能卖爆,品牌仿佛能原地飞升。很长一段时间,绑定薇娅李佳琦,被认为是新消费品牌营销方法论里最重要的一环——“5000篇小红书+2000篇知乎问答+超级主播带货=一个新品牌”。在这样的流量打法里,超级主播“XXX推荐”的信任背书,给品牌带来巨大的流量曝光,甚至是新晋品牌的第一波用户。
一晚200亿惊人的GMV背后,确实跑出了不少“播品牌”。然而“流水的品牌,铁打的主播”,一波又一波“播品牌”崛起某些又归于沉寂,商家终于发现:绑定超级主播,并非稳赚不赔的生意。
流量成本越来越高,ROI(投资回报率)却飘忽不定。粉丝众多的明星主播,直播间热闹非凡,下单转化率却让商家大跌眼镜。砸钱能换来流量和销量,却未必能换来复购。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品牌自身产品力不足,运营能力不强,直播用户试水之后并未对品牌建立起信任,反而认为是“智商税”,这样的品牌就在虚假繁荣之后难以为继,流量打法自然失灵。
与中小主播相比,大主播意味着更高的坑位费、佣金和更低的折扣,尤其对一些不知名品牌来说,在产品相似的前提下,优惠力度必须更大,才有可能被选上。议价权掌握在超级主播手中,因此,“全网底价”是超级主播的“杀手锏”之一,却也成为他们和品牌纷争的开端。
实际上,一味的“底价”策略让“家人们拼手速”,并不是吸引直播用户的关键。消费者对商品的定价有心理预期,直播间的优惠低于心理锚定价位较多,则具备吸引力;反之,在理性消费占主导的当下,拒绝“无效囤货”和“假设性消费”已经成为一个大前提。而不断打折促销,容易陷入“无打折不消费”的死循环,品牌形象就固化在高折扣上了。
在品牌和主播的“暗战”中,忠于主播的粉丝越多,品牌越是纠结:商家想通过主播圈粉,实际上却难免怀疑用自己的产品在为主播积累人气,进场直播的GMV很难转化为品牌的私域流量。“求人不如求己”,品牌们也加大了自播间的投入。今年双11开门红首日不到4小时,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兰蔻、珀莱雅的官方直播间成交就突破1亿元。自播正在成为商家提效、增粉、高转化的新渠道,如:新锐国货品牌润百颜,2021年双11期间,店铺自播的成交额已突破5000万,同比增速超280%。
在这样大背景下,平台也在出手。超级主播对议价权的掌控已经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垄断”,对整个直播生态而言,并非好事。在超级主播退场之后,不少直播平台重新从内容创作方向定义直播电商,试图引导脱离“底价战”而转向兴趣潜力。据了解,淘宝未来将继续通过“超级播计划”扶持商家自播;通过“新领航计划”助力新老达人主播发展,并通过“超级新咖”扶持站外达人主播在淘宝直播平台的成长。
短直结合生态剧变 内容兴趣导向难挡
2022年是直播生态发生剧烈变化的一年。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新模式,正在席卷各大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有9.3亿人看短视频,这个数字超过直播电商用户的2倍。抱住短视频的“大腿”,直播电商还能起飞,这是很多平台的共识。
直播电商与短视频结合的新业态势不可挡,优势互补,两者的结合越发常见地为品牌和主播整合运用:短视频全天候24小时种草、直播电商承接流量进行转化,这样模式也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
以点淘x淘宝直播为例,数据显示,点淘PV年增长超240%,达人、MCN机构加速入驻,日均视频播放量提升350%,点淘短视频日均引流直播间人次半年增长超过了9倍。根据抖音电商发布的“2022抖音618好物节”数据报告显示,6月1日至18日,抖音电商直播总时长达4045万小时,挂购物车的短视频播放了1151亿次。
“短直结合”的新生态,正在成为流量转化的新密钥。平台对此的推广也不遗余力:从点淘进入直播,可以获得更多的专属优惠券。在这背后,是内容兴趣导向的趋势难挡。“种草经济”已经成为平台最为眼馋的一块“肥肉”之一,比起通过社区运营“种草”,短视频可谓短兵相接,能更快触达用户,将其延伸进直播电商简直浑然天成。
过去,直播带货始终脱不开促销。而在今年618期间东方甄选这类直播的出现,则正中平台下怀,促销的感觉明显减弱。主播更注重趣味内容引导关注,然后深度讲解产品功能,最后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
此前,淘宝直播负责人程道放在9月的商家大会上表示,“优秀内容创业者加入淘宝生态,将得全方位支持。”他表示,淘宝直播将重新推出流量分配机制,“成交”和“内容”将成为双重指标。“内容好,转化高的直播间,都可以获得更多公域流量”。
10月31日20点至21点,天猫双11开卖一小时,腰部主播交易额同比增长250%,整体场观同比增长超过600%。程道放表示,今年以来淘宝直播以内容为核心构建直播场,以及新入淘的优秀达人、MCN直播机构,形成淘宝直播稳健的腰部力量。此前数据显示,2022年5~9月期间,淘宝腰部主播每个月的成交额都保持同比50%以上增长。
“交个朋友、遥望网络、无忧传媒再加上新东方背后的东方甄选,TOP4直播MCN机构或已入淘、或已在筹备的路上”。一位熟悉直播行业的MCN机构负责人表示。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超50万名新主播达人入驻淘宝,过去两个月有超100个MCN直播机构加入淘宝直播。
与此同时,“黑科技”也来分一杯羹,3D、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技术加持了消费者的观看体验。虚拟主播24小时在线跟进、智能响应,直播间人工智能小助理“上岗”,都玩出了新花样。某电器智能直播间的数据显示,上线AI主播后,每天的场观最高纪录都在不断刷新,在某些核心指标上甚至与真人主播不相上下。
【记者】许蕾
【实习生】江婉晴
【视频/配音】许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