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生物制药公司赛诺菲举办以“聚力快车道,助跑‘多’样新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国内多位知名血液肿瘤临床专家及患者组织代表莅临现场,聚焦老龄化加剧下的多发性骨髓瘤防治新挑战,呼吁创新药物加速可及。患者组织骨髓瘤之家在此次活动上重磅发布了首个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疗及生存现状预调研结果,并将启动未来研究,旨在多维度了解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和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促进诊疗水平提升,并为创新支付和新治疗方案引入提供决策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一些血液肿瘤越来越被大众所知悉,比如高发于老年人的多发性骨髓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启发教授表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3%,目前已经成为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高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危险因素,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更高。可以预见,伴随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在骨髓瘤患者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数量攀升,给患者、家庭甚至整个医疗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挑战。那么,中国骨髓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如何?去年进博会上,中国首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报告》调研启动,而本届进博会上预调研结果首次发布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邱录贵教授在解读预调研结果时表示:“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打击,超30%患者表示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超60%患者表示有心理状况不佳的情形。同时,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案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接近50%的患者表示当前治疗无法满足其对整体治疗效果和生存获益方面的要求,并对新治疗方式报以巨大期待:47%期待新药副作用小,55%期待其延长生存。这为我们新的治疗方案的引进提供决策依据。
面对患者对新治疗方式的巨大期待,今年进博会期间,赛诺菲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重磅产品——新一代CD38单抗Sarclisa再度亮相。Sarclisa是全新一代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于2020年先后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批上市。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夏忠军教授表示:“近年来,创新疗法与药物的涌现让多发性骨髓瘤难治愈、易复发等问题有改善,但是耐药性、疾病及相关治疗并发症的增加使后续的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临床亟待扩充新的治疗选择。 Sarclisa加速落地有望为复发难治MM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表示:“多发性骨髓瘤的传统治疗多以化疗为主,但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在经历多次复发后,更无法承受副作用,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要兼顾用药便利性、有效性与安全性。近年该领域治疗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包括新一代CD38 Sarclisa在内的一系列创新药物。如今有了‘港澳药械通’,希望能加快引进创新药,让患者在内地就可接受治疗,省去了跨境购药或就医的烦恼。”
【记者】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