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肇庆石牌里文创街区挂牌成立“汉字原学社”,展出黄晋书字原学成果,推动肇庆汉语文字研究纵深发展。
“汉字原学社”在肇庆石牌里文创街区挂牌成立。受访者供图
字原学,是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汉字的数量十分庞大,形体十分复杂,但是又由一定数量的偏旁和符号所构成。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的540个部首出发来研究汉字字原,字原学由此诞生。
黄晋书先生是江苏扬州人,生前是肇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了揭开汉字之谜,返还古老汉字的真身本貌,让全民“化难为易”地学习汉语文字,他历尽三十年从事汉语文字研究,著书立传,在80岁时出版《字原学钩沉》一书,让汉字和汉语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黄晋书整理出200个母体字,说明汉字起源。受访者供图
“黄老师整理出来200个母体字,并且分成天气、动物、植物等类别,我们将把它们解释出来,并向大众传播,让大家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真身本貌。”中国音乐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李粤庆作为黄晋书的学生,希望用展览的形式缅怀恩师,赓续根基,弘扬中华文化。
接下来,汉字原学社将借助石牌里民俗文创街区的空间,与外界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推广汉字文化,守护汉语基石。
汉字原学社成为各界文化交流的空间。卢舒曼 摄
肇庆有两千余年历史,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不仅有中国砚都的美誉驰名中外,还有东汉蔡伦造纸术在四会邓村流传至今。石牌里民俗文创街区前身也是肇庆新华印刷厂厂址,活字印刷技术早在肇庆落户。汉字原学社在石牌里挂牌,也意味着制砚、造纸、印刷文化与汉字研究相互交融,一同续写肇庆新的文化名片。
【撰文】卢舒曼
【通讯员】梁学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