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面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荔湾西村有波及扩大趋势,广州卫健、疾控提醒不可掉以轻心

南方+ 记者

1

11月8日,发布会直播>>>广州市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海珠区、市疾控中心、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通报,11月7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2377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17例在社区筛查或主动就诊发现,其余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2263人、轻型113人、普通型1人。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均稳定,无重症、危重症患者。

广州各区疫情形势如何?

据介绍,海珠区单日新增2212例感染者,仍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近期散发阳性个案涉及管控区外的高职院校等重点场所,目前正在全力处置中。

张屹提到,“荔湾区的西村街近日发现数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波及范围有扩大趋势;白云区的均禾街、嘉禾街管控区内仍有病例出现,区域疫情风险依然存在,云城街、鹤龙街有感染来源不明的散发个案,我们坚持发现一起处置一起。”

哪些区域可以降级解隔?

对照各级相关防控要求,专家研判,近两天海珠区的赤岗、南洲、江海等11条街的部分管控点、片区,和白云区的嘉禾、均禾、黄石等11条街的部分管控点、片区,实施降级或解隔。

张屹指出,“关注广州近期疫情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以上降级解隔的点和片区大多分布在本轮疫情的早期‘震中’部位。整体上看,虽然这些街道辖区内新增阳性感染者仍有发现,但局部分析,以上区域居民规范落实管控措施,符合规定的降级解隔条件。我们在全力处置疫情同时,努力做到条件成熟一个解封一个,不犹豫、不拖延,最大程度降低疫情给居民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

中风险区周边仍有阳性个案,这意味着什么?

昨天,海珠区为严防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发布了8号通告,延长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的时限。对此,张屹表示,“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希望海珠区居民克服当下困难,以疫情防控大局为重,按照通告要求,继续配合做好居家办公、减少流动,不外出、不聚集;同时,要按时参加社区每天组织的区域核酸筛查。”

据介绍,广州通过加大转运隔离力度,努力降低中高风险区内人口密度,相关区域内的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一定遏制,但近两天在中风险区周边区域的核酸筛查中仍陆续发现阳性个案。

为此,张屹强调,“这提示我们,中风险区域周边及非风险区域的社会面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请中高风险区内居民遵守防控要求。无论您身处管控区还是常态化区域,请时刻保持风险防范意识,切勿掉以轻心;尤其是近期曾到过或居住在中高风险区域周边的居民,或与中高风险区域内人员有过接触的市民,要加强核酸检测和自我健康监测,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和接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疫情防控大局作出贡献。”

部分网格连续7天无新增,提示了哪些防控经验?

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从全局来看,全市疫情目前仍处在高位平台期,需继续坚持当前的防控措施不动摇,尽快控制疫情发展。但聚焦局部,我们的防控成效正在逐步体现,早期病例较多的赤岗、凤阳等11条街的部分网格,已经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最近一轮核酸筛查也均为阴性,将解除临时管控。这说明,只要大家坚定信心,不折不扣的做到一快、一静、一透,逐步解封就有希望。”

部分区域解除管控意味着什么?

张周斌提醒,“解除”不等于“解防”。目前,整个海珠岛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解除临时管控的区域,周边仍有一些高、中风险区。而且,与海珠交往密集的天河、荔湾、番禺,甚至是距离稍远的白云,也仍有一些散发或聚集性疫情。解隔区域人员如果放松警惕,不按要求做好健康管理,也很容易感染,造成疫情再燃。

“因此,大家还是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不要急于往区外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要严格执行足不出区和错峰取物的措施,坚持做到不串门、不聚集、不扎堆。”张周斌说。

前期密接者转入居家隔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同时,本轮疫情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前期的一些密切接触者,也将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转入居家隔离阶段。对于这部分市民朋友,张周斌提醒,“不论您的家是在风险区域内还是在非管控区的,都一定要严格的居家不外出,取快递、丢垃圾这些日常家务,也建议都由家人代劳,采取无接触式的方式。另外,在居家隔离期间,一定不要下楼做核酸,必须致电社区人员,保证上门单采单检。”

“而对于全体市民而言,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做核酸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继续戴好口罩,保持间距。这几天广州一直阴雨连绵,如果口罩被雨水打湿,或者使用时间超过4个小时,大家要记得及时更换,确保防护效果。”张周斌说。

张周斌最强强调,“在当前的防控态势下,区域解除和个人解隔,都还只是是阶段性的。要彻底控制疫情,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减少人员外出,海珠有哪些细化管控措施?

海珠区延续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到11月11日,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此问题,会上,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介绍,对全区415个物业小区、20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开展督导,通过派发出入卡等形式,减少人员外出。对布匹市场周边,尤其是新滘路、新港路、广州大道、东晓南路、工业大道等主干道沿线,以及未纳入管控范围的城中村等重点部位加大管控力度。

海珠区是持续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傅晓初介绍,对全区415个物业小区、207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开展督导,通过派发出入卡等形式,减少人员外出。对布匹市场周边,尤其是新滘路、新港路、广州大道、东晓南路、工业大道等主干道沿线,以及未纳入管控范围的城中村等重点部位加大管控力度。分组分片对园区、商铺、市场等场所开展全天候巡查监管,确保除生活必需品经营场所外的其他场所都暂停营业。

同时,傅晓初表示,海珠动态调整封控区域风险等级。针对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分区分片“及时封控、及时解封”。

“从7日24时起,我们又陆续解除了赤岗、新港、南华西等8个街道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措施,其中包括前期管控区域较大的江海街红卫片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这些解封区域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出入卡口设置,严格落实扫场所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傅晓初说。

如何保障保供企业车辆畅通有序?

目前,海珠为区内各保供企业开办车辆通行证470张,全区每天有6000多名快递骑手在岗,市民群众的生活必需物资及时畅通派送。开通36条“红棉守护热线”,为困难群众提供送医送药等帮助,已累计提供线上咨询9350人次,提供线下紧急援助3849人次。组建由社区心理咨询师和三甲医院精神科专家组成的心理服务团队,已为51位居民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海珠区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全区全员投入、全力以赴攻坚。目前,省市区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及志愿者等力量下沉一线,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积极动员辖内村社、屋主、租户及其他各类人员,就地转化为志愿者,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感谢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迎难而上,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傅晓初说。

广州地铁哪些车站停止服务?如何保障市民安全有序出行?

会上,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昌俊介绍了广州地铁近期运行情况,以及运行保障方面的具体措施。

据介绍,总体来说,广州地铁线网运作平稳有序。这一轮疫情以来,广州地铁全力落实全市疫情防控部署,科学调整运输组织和人员保障安排,尽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安全有序出行。主要采取了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公共空间和设施设备的通风和消毒。针对近期疫情,广州地铁对全线运营车站加大消毒密度,加强车站乘客界面设备设施消毒频次,由每天2次提升至每天不少于4次,加强列车车厢消毒,重点做好车厢内设备设施的物表和空气消毒。各车站还在运营前、后进行通风不少于1小时,提高运营期间通风量,切实守好地铁防疫安全防线。

二是继续做好扫场所码进站工作。广州地铁已从2022年9月8日起,全面实施扫码进站措施,进站乘客须扫场所码并出示绿码进站。对健康码为黄码人员,广州地铁会及时引导乘客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对红码人员,严格按照“首接责任制”引导乘客到留观区,并协助联系属地三人小组开展处置。

三是深化内部人员健康管理。统筹建立内部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网络,快速传达防控工作要求,快速收集防控信息,快速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线员工严格落实两点一线、每日核酸。

四是及时做好运营组织调整和信息发布。广州地铁根据疫情防控的指令以及客流情况,动态调整运营组织,并通过官方平台和新闻媒体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和现场指引。

目前,广州地铁有40座车站执行停止对外服务,受影响在换乘站保留换乘功能,2座车站(江夏和大沙东)关闭部分出入口;海珠有轨电车全线停运。广大市民可根据相关公告信息,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线路,如有疑问还可以咨询车站工作人员或致电地铁服务热线96891。同时,广州地铁对保留站内换乘功能的换乘站点,在乘车走行路径的关键位置加派人手,做好换乘指引。

“接下来,广州地铁将持续优化保障措施。这里,我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乘坐地铁出行,请提前合理安排行程,扫场所码、配合测温及全程规范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蔡昌俊表示。

公交行业如何落实防控要求及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会上,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燕回应广州市公交集团在目前发生本土疫情情况下,如何做好公交服务的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在疫情发生以来,我们6.3万名员工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防疫指挥部防疫工作要求,众志成城,坚守一线,为广大市民出行保驾护航。”张海燕表示,目前,为配合做好海珠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海珠区内所有公交站点均已临时撤销,49条线路途经海珠区站点时采取跳站不停措施,107条线路临时截短不进入海珠区运营,区内的81条线路暂停运营。

11月7日头班车起,根据白云区疫情防控需要,白云区内临时撤销48个站点,9条线路临时跳站不停,23条线路临时截短,9条线路暂停营运。除海珠区全域、及白云区部分涉疫地区公交服务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外,广州公交集团公交服务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张海燕也介绍了公交行业落实防控要求及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一些情况。

“我们严格依照交通运输部《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八版)》要求,严格按标准做好车辆场站的消毒通风,乘客测温,乘车入场扫码、公交验码,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张海燕说。

“目前公交集团1.3万台公交车中,每天都要全面进行一次消杀。有6850台涉疫地区运营的公交车辆清洁消毒频次根据疫情所在区域要求已提高至每日2次。”

其次在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方面,一方面强化员工及同住人员的每日健康申报,督促员工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岗,同时各岗位人员严格按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做好相应频次的核酸检测工作。

另一方面强化公交、站场工作人员服务乘客时,落实消毒、通风、测温、验(扫)码、戴口罩管理到位,严防疫情通过公共交通传播。

同时,广州市公交集团也加强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和纠偏工作,组成了若干工作组加强现场的督促巡查,做好对车辆、站场、BRT站台的后台视频抽查,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进行纠偏。

最后是根据交通部门管控措施的变化,通过临时跳站、线路截短、暂时停运等方式调整涉疫区域的公交线路运营,并根据管控措施的调整及时恢复运营。在线路调整的同时,广州市公交集团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公交社区等平台发布线路调整信息,把疫情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小。

张海燕提到,“在此我们也给日常通过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朋友们发出以下温馨提示: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前,请提前了解实时线路运营情况。搭乘公交车辆时,请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测温,并全程戴好口罩落实个人防护。另外,如您发现健康码被赋黄码或红码时,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  黄舒旻 郑慧梓 吴雨伦

【摄影】吴伟洪

编辑 李志颖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