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的村民苏先生说:“这些年家乡变化很大,路宽了、环境变好了,村里时不时还搞宣讲会、村运会、茶果节,大家没什么事都乐意参加。”
2020年,大田塱村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文明村。两年来,大田塱村不断巩固文明村建设成果,抓好村内“硬件”“软件”双提升,以文明创建助力乡村振兴。
大田塱村村标。
硬件方面,大田塱村大力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00多万元完成2600米村内硬底化道路和巷道建设,完成河道加固、村内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软件方面,大田塱村加强移风易俗,重塑乡风民约,定期开展粤剧表演、书香阅读、书画鉴赏等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古村落焕发着新活力,群众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大田塱村睡莲池。
如今来到大田塱村,村口的“彩虹”公路田野之间延伸,村内是错落有致的岭南屋舍、满塘盛开的睡莲、干净整洁的巷道,房前屋后的“四小园”瓜果垂挂,感恩亭内三三两两村民下棋喝茶,一片安乐祥和的乡村景象跃然眼前。
“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家收拾的漂漂亮亮的,还要抓好村里的经济,让村容村貌美化提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举共进。”10月28日,大田塱村村支书夏冠新在初心亭向村民们作汇报,“我们村鱼塘面积较大、土地也比较多,要充分利用先天优势,积极发展鱼类和禽畜养殖、园林苗木种植以及耕地水稻种植。”
夏冠新介绍,2021年,大田塱村靠租赁村集体用地发展种养业,实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00万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7.5倍。村内每年还为60周岁以上村民额外发放200元敬老金。
除了大田塱村,回龙镇赤水塘社区也在文明村镇创建基础上,不断找寻乡村发展新方向。“这条青石板路是上个月刚刚建好,目前赤水塘美丽乡村整体规划硬件部分已经完成,只要招商引资顺利,文旅产业就可以启动。”回龙镇赤水塘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展雄告诉笔者,曾经的赤水塘社区集体收入连年处于停滞状态,村容村貌也比较差,党支部决定通过盘活挖掘古村落,打造乡村民宿,推动旅游振兴、乡村振兴。
目前,赤水塘社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接下来回龙镇将着力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助力文旅项目在赤水塘落地。
如诗如画的回龙镇是肇庆市文明村镇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肇庆市通过实施文明村镇创建“四大行动”,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与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相结合。
鼎湖区凤凰镇“红色党建+绿色旅游”促进乡村环境、经济收入双提升;四会市大沙镇以美学思维开展“红美行动”,打造了一条红砖特色乡村风貌示范带;封开县河儿口镇利用闲置地创新开展“公建民营”乡村发展模式……一批具有内生动力的乡村振兴项目在肇庆大地徐徐开展。
【撰文】王焌鑫
【图片】陈彦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