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媒体观察团实地探访南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亮点

南方都市报
+订阅

11月3日下午,佛山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的“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之青年发展型城市媒体观察团走进了南海调研,分别前往佛山市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千灯湖公园、夏南一社区等地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亮点实地探访活动。

近些年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全力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从营造青年友好的城市氛围,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普惠的校外服务,从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再到增进青年社会参与发展都有不少真实可感的实绩展现。

千灯湖公园是南海青年乐于聚集打卡的活力空间,位于佛山南海中心城区桂城街道,毗邻广州,是闻名远近的广佛城市客厅,曾一举拿下城市景观设计界的“奥斯卡”大奖,还是央视“璀璨中国”直播第一站。

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在这里聚集,水上飞人、灯湖单人龙舟赛等新形式首次亮相;华灯初上,大型主题灯光秀照亮城市夜空,夜光龙船在湖面上演漂移,青年人在草地音乐派对上狂欢;相隔不远的桂澜路“千米商贸长廊”,让青年生活更多姿多彩。

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正在成为不少青年家长为孩子寻找校外素质教育的首选机构,能提供包括语言艺术、舞蹈、创客机器人等方面近23项兴趣课程。

媒体观察团走访时了解到,今年1月以来,根据南海区青少年宫公益学位管理办法,南桂宫已经为包括优抚对象家庭、南海人才家庭、低保及临界低保家庭成员、星级志愿者家庭、国家对口支援地区援派干部在内的6类家庭提供了不低于500元/人的课程补贴,并在今年暑期将公益课程送进周边社区,助力“双减”,让孩子的暑假过的更加充实。

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在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时提供的支持,南海提出“镇镇都有青少宫”的响亮口号,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成“1+7”的青少宫体系,实现区、镇两级青少宫全覆盖,让区内校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青少年足不出镇享受优质素质培养。

接着媒体观察团来到了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成于2018年6月的全国先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南海凝聚、服务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探索。中心依托省内高校创新力量,摸准高校创新成果供给情况以及佛山核心产业科技需求情况,助推省内高校围绕佛山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

中心成立至今,聚集全省154所高校,联动全国400余所高校,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库;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让项目66项,培育和引进68家老师团队创立科技型企业,引入投资5.78亿元,市场估值已超15亿元,其中8家企业成功申报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扶持奖励。

志愿V站是志愿服务最靠近群众一线的服务阵地,也是南海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了解家乡基层的重要站点。媒体观察团一行参观了夏南一社区志愿V站,夏南一社区为了扎实做好南海区“百队千社万人行”志愿服务行动,以社区为试点,探索社区志愿服务的“七色彩虹”实践模式,围绕“政策宣讲、价值引领、文化传习、技能提升、社区帮扶”五个主题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动,充分发掘和培育社区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途径提升社区精神文明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通讯员 刘煜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